上海市崇明区20xx届高三等级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命科学试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传给子代雌性果蝇,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eeXbXb,产生 eXb一种配子,所以它们的子代雌果蝇表现型为红眼。 答案选 D。 19. 研究者认为 21号染色体出现一个多余拷贝是引起唐氏综合征表现为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如图),该变异类型属于 A. 染色体片段重复 B. 染色体整倍化变异 C. 染色体非整倍化变异 D. 染色体片段易位 【答案】 C 【解析】 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是 2 条,而图中的 21 号染色体有 3 条,该变异属于染色体非整倍化变异。 答案选 C。 20. 人类色盲病( A/a)和蚕豆病( G/g)均为 X连锁隐性遗传病。 某健康母亲生了一个既患色盲又患蚕豆病的儿子,若儿子的基因型是重组型,则母亲的基因型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人类色盲病( A/a)和蚕豆病( G/g)的致病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连锁,若同时患两种病的儿子的基因型是重组型,则其 Y 染色体来自父亲, X 染色体来自母亲,且该 X 染色体上 a、 g 基因连锁的原因是交叉互换形成的,故母亲的基因型为 B。 答案选 B。 二、综合题 (一)回答下列细胞分裂与生长及植物激素调节作用的相关问题 如图 1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中每个细胞核 DNA的含量,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 植物激素在细胞分裂和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对腋芽(侧芽)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 图 2为完整植株和去顶植株中顶端优势的模型,实线的宽度代表高水平的量,虚线代表低水平的量,箭头表示运输方向。 21. 在 “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 实验中,不选用伸长区或成熟区细胞的原因是多数细胞已高度分化。 这种状态的细胞称为 __________。 22. 下列对图 1的描述正确的有。 (多选) A. 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 大体积一半时, DNA含量才急剧增加 B. 图中核 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核膜重新形成 C. 图中核 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因为着丝粒分裂 D. 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的原因是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长 23. 研究者在小桐子植株腋芽处施加细胞分裂素后,可测得控制 DNA复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表达量增加。 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可以促使腋芽细胞周期进程中的。 A. G2→M 期 B. S→G 2期 C. G1→S 期 D. M→G 1期 24. 生长素可以促使多糖分子之间的组织结构改变,使细胞壁可塑性增加,进而促进细胞伸长。 该多糖是 __________。 25. 结合已有知识和图 2分析,顶芽存在时腋芽的生长受到 抑制 . .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 不增殖细胞 22. ABD 23. C 24. 纤维素 25.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顶芽存在时糖的供应不足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点,解题关键是识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图形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 21. 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这种状态的细胞称为不增殖细胞。 22. 据图 1 分析可知,细胞核最大体积是 1000/um3,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 500/um3时, DNA含量急剧增加, A 项正确;有丝分裂末期,核膜重现,一个细胞中出现两个核,每个核中的DNA 都与体细胞中核 DNA 相同, B 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但细胞中 DNA 数目与中期相同,仍为体细胞中核 DNA 的 2 倍, C 项错误;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长,故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D 项正确; 答案选 ABD。 23. DNA 复制发生在 S 期,施加细胞分裂素后,控制 DNA 复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表达量增加,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可以促使腋芽细胞从 G1进入 S 期。 答案选 C。 24. 由题干分析可知,该多糖为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该多糖是纤维素。 25. 由图 2 分析可知,有顶芽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是因为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而有顶芽时侧芽的含糖量少,说明可能是糖供应不足,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图形的分析:对坐标图的分析,首先要看横、纵坐标,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其次是看曲线的变化趋势,注意曲 线的关键点(原点、拐点、终点),分析它们的含义;对图 2 的分析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干的提示,分析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并用规范的语言答题。 (二)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变和内环境自稳态的问题 研究人员对 2型糖尿病小鼠(存在胰岛素抵抗)进行了 “ 极低热量饮食 ” 实验研究, 3天后对小鼠肝脏内葡萄糖代谢相关过程进行了追踪和计算,部分结果如图。 图中 “” 表示量或程度下降, “ ” 表示程度上升, “ ” 代表作用过程。 26. 图 1中物质 A是 __________。 27. 图 1中过程 ① 称为 __________。 磷酸果糖激酶是哺乳动物体内促进过程 ① 途径的重要调节酶,图 2是 ATP对该酶作用的影响。 下列分析 不合理 . . . 的是 __________。 A.高浓度的 ATP可能抑制了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 B.低浓度的 ATP会使过程 ① 速率减慢 C.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需要消耗 ATP D.图中 ATP的来源包括过程 ① 产生的 28. 据图 1分析,极低热量饮食方式主要通过 3条途径降低机体血糖浓度,请分别描述: 途径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三: 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