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20xx年高考历史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内容摘要:

始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但因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中止。 1985年,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 1988年底,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 1991年 7月,历经 9年谈判,美苏签订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削减核力量的 1/ 3,各拥有 1600件战 略 武器运载工具 ,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 36%,美国减少29%: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 41%,美国减少 43%。 —— 据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原因。 (8 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影响。 (5分 ) 【答案】 ( 1)缓和双边关系,确保核安全,减少核战争的危险;美国要保持核优势;苏联欲减少因军备竞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压力。 ( 8分) ( 2)基本达到各自的战略目的,维持核垄断地位;减少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有利 于稳定国际局势。 ( 5分) 易错起源 两极世界的形成 例 1.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当 1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 重建世界 ” 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 “ 冷战 ” 的原因。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 “ 另一场战争 ” 指的是 “ 冷战 ” ,即美苏之间的对抗,由于美苏之间的对抗, “ 世界不得不重建 ”。 “ 二战 ” 后美苏由战时联合走向对抗的根本原因是两国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选择 D项。 【变式探究】 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 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 (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答案】 A 【名师点睛】 1.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 (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孤立主义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 “ 杜鲁门主义 ”。 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 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2.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③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