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xx年高考历史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内容摘要:

索与失误 例 2.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 对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和相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是 ( ) A.纠正 “ 大跃进 ”“ 左 ” 倾的错误 B.把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C.确立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D.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答案】 B 【变式探究】 “ 披星戴月奔忙跑,滴滴汗珠变钢水。 冲天干劲就是诗,快马加鞭就是画。 ”这是 20世纪 50年代产生的一首民歌。 与此民歌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三大改造 B. “ 大跃进 ” C.八字方针 D.八大决策 【答案】 B 【解析】 “ 滴滴汗珠变钢水 ” 可知民歌反映并夸大了人民热情高涨,鼓足干劲建设国家的情景。 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夸张冒进的内容,故 A项错误; “ 大跃进 ” 片面追求高速度,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性,忽视客观规律,与材料相符,故 B 项正确;八字方针提出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纠正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左 ” 倾错误的措施,故 C 项错误;八大决策主张综合平衡进行经济建设,与材料中的夸大事实不符,故 D项错误。 【名师点睛】 1.成功探索 (1)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1960年,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方针。 (3)“ 文化大革命 ” 期间,周恩来、邓小平先后对混乱的国民经济进行恢复调整和全面整顿。 2.探索中的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① 内容: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② 影响:片面追求 “ 多 ” 与 “ 快 ”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全国掀起 “ 大跃进 ” 的高潮。 (2)“ 大跃进 ” 运动 ① 时间: 1958年。 ② 内容: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③ 评价: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20年中的 “ 左 ” 倾现象及其教训 (1)现象 事件 特征 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多快好省 ”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 大跃进 ” 大炼钢铁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一大二公 ” 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 文化大革命 ”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教训: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易错起源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例 3. 1949 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 “ 鼓励发展 — 根本改造 — 有益补充— 共同发展 ” 的曲折过程,其中 “ 有益补充 ” 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计划经济退出中国舞台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答案】 A 【变式探究】 我国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 “ 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 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 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 )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 “ 大跃进 ” 运动 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民谣体现了人民公社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弊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 经济状况:粉碎 “ 四人帮 ” 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 思想基础: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 指导思想: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标志: 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① 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