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xx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12. “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夷岛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某著名将领出征前的一首自勉诗,该诗创作于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解析】从材料 “ 王师出境夷岛摧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是戴安澜将军率军赴缅甸参战时写的,此时创作于抗战时期,故 C项正确; ABD项都不符合 “ 王师出境夷岛摧 ” ,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材料 “ 王师出境夷岛摧 ”。 13. 透过 “ 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 ”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 “ 站起来 ” 、 “ 富起来 ” 、“ 强起来 ”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做出的历史判断。 其中,“ 站起来 ”“ 富起来 ” 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胜利 B. 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改革开放 D. 抗日战争胜利、改革开放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 站起来 ” 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 “ 富起来 ” 是指改革开放,因此 C项正确; A项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故排除;抗日战争没有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故 BD项排除。 14. 1971年 11月 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左上角写着: “theChineseareing(即:中国来了 )。 ” 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 A是在 1955年; C是在 1972年; D是在 2021年;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答案选 B。 考点:新中国外交 点评:分析原因类的选择题,其具体要素是很多的。 比如有根本原因(客观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因素),直接原因(直接作用于事件的因素,具有推动性和具体性);主观原因(个人、团体主体意识下作用于事件发生的因素),客观原因(人的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内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外部矛盾,外因在内在原因作用下对事物发展的产生影响);主要原因(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如内因、根本原因、主观原因等),非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 15. 欧洲 “ 从迷信 的、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变出自由开放的心态 ”。 这段文字最适合用于评价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A. 文艺复兴运动 B. 新航路开辟 C. 德意志宗教改革 D. 君主专制产生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人们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精神的解放,是人的发现,这是文艺复兴运动。 故选 A。 B项是地理的大发现,不是人的发现, C项也是人的解放,但是不是开始,是在文艺复兴之后; D项明显错误。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文艺复兴是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而进行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基础的借 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而进行的运动。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达到高潮, 16世纪传播到欧洲各地。 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16.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 A. 霍布斯的思想 B. 卢梭的思想 C. 伏尔泰的思想 D. 孟德斯鸠的思想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处死路易十六体现了人民主权说,霍布斯也有社会契约的思想,卢梭主要主张人民主权说,伏尔泰主要主张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主要主张三权分立。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17. 列宁说: “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 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这句话中所说的 “ 战争 ” 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日俄战争 D. 克里米战争 【答案】 A 【解析】由 “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