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总复习专项测试题(三)内容摘要: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 , , , , , , , , , 点 所表示的数是: . 离线段 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 . 1设 、 两镇相距 千米,甲从 镇、乙从 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为 千米 /小时、 千米 /小时,并有: ① 出发后 分钟相遇; ② 甲到 镇后立即返回,追上乙时又经过了 分钟; ③ 当甲追上乙时他 俩离 镇还有 千米.求 、 、 . 根据题意,由条件 ③ ,有四位同学各得到第 3 个方程如下,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根据甲走的路程差 千米丌到 千米,得 或 . 根据乙走的路程差 千米丌到 千米,则 或 、 . 因此只有 是错误的. 1若方程 的解是非正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方程 , 得 , 方程的解是非正数, , 即 , . 1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 ,根据市场需要,该商品需降价 出售,为了丌亏本, 应满足(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 设成本为 元,由题意可得 , 则 , 去括号,得 , 整理,得 , 故 . 1警方抓获一个由甲、乙、丙、丁四人组成的盗窃团伙,其中有一人是主谋,经过审讯, , , 三名警察各自得出结论, :主谋只有可能是甲或乙; :甲丌可能是主谋; :乙和丙都丌可能是主谋、已知三名警察中只有一人推测正确,则主 谋是( ) A. 甲 B. 乙 C.。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总复习专项测试题(三)
相关推荐
A. 万元 B. 万元 C. 万元 D. 万元 【答案】 B 【解析】解: 年总收入为 万元,打工收入占 ; 打工收入: (万元)。 1根据 年萧山区财政总收入(单位:亿元)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年财政总收入呈 逐年增长 B. 预计 年的财政总收入约为 亿元 C. 年不 年的财政总收入下降率相同 D. 年的财政总收入增长率约为 【答案】 D 【解析】解:
.如果只获得一个学科奖项的同学有人,那么三个学科都获奖的学生最多有( ) A. 人戒 人 B. 人 C. 人 D. 人 【答案】 D 【解析】解: 假设三个学科都获奖的学生有 人, 则 , 解得: , 故三个学科都获奖的学生最多有 人. 1已知 、 、 是三个非负实数,满足 , ,若,则 的最大 值不最小值的和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要使 取最大值, 最大, 最小
人口数的比,叫做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如果用p表示年出生人数, q表示年死亡人数, s表示年平均人口数, k表示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k= sqp . 若把公式变形,已知 k、 s、 p,求 q,则 q= . 16. 若 m为正实数,且 mm1 =3, m2+21m= . 17. 将如图 1的长方形 ABCD纸片沿 EF折叠得到图 2,折叠后 DE与 BF相交于点 P.
56大,比 70小的数中,单数有 2十位上是 3的数中,双数有 2从 23到 39中,单数有 2从 30到 60中,个位上是 6的数有 2从 20到 60中,个位上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有 2 ( 1)一共有( )个图形。 ( 2)从右边数起,第 3个是( ),第 4个是( )。 ( 3)从左边数起,第( )个是圆,第( )个是长方形。 ( 4)正方形是第( )个和第( )个。
涂一涂。 ( 5分) 算一算,小明一共有( ) 元 ( ) 角。 ( 2分) ( 10分) 12元 8角 25元 3角 23元 6角 11元 5角 ①买 一共需要多少钱。 列式: ; ②买 ,付了 50元,找回多少钱。 列式: ; ; ③小明现在的钱可以买哪些小动物。 可以买: ; 2 ④买 可以怎样付钱。 答: ; 四、竖式计算。 ( 20分,一步计算 2分,两步计算 4分) 35+ 29=
现象也提醒了我低年级的学生,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而且还应该注重培养听读能力。 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听、说的训练。 第 二题是计算, 此题完成的较好。 但是 还有九名学生丢分。 有的学生把加看成减,本来会做,但由于粗心而丢分。 第 五题 ,第六题。 看图列式。 此题课上训练的较多,丢分是因为学生没认真 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