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xx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析,安全问题主要是堵塞导气管,液体发生倒吸;依据反应过程中的产物分析,不能把污染性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需要放倒吸,实验装置存在安全问题产品易堵塞导管,稀硫酸会倒吸,故答案为:产品易堵塞导管,稀硫酸会倒吸。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的设计应用,涉及氨气的制备方法,氨基甲酸的制备实验装置分析判断。 本题的易错点为干冰升华产生 CO2气体的优点分析,要注意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比较。 9. 用金属钴板(含少量 Fe、 Ni)制备应用广泛的氯化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注:钴与盐酸反应极慢,需加入催化剂硝酸才可能进行实际生产。 有关钴、镍和铁化合物的性质见下表: 化学式 沉淀完全时的 pH 钴镍性质 Co(OH)2 Co+ 2HCl= CoCl2+ H2↑ Co2+ + 2NH3H 2O= Co(OH)2↓ + 2NH4+ Co2+ + 2H2O Co(OH)2+ 2H+ Ni+ 2HCl= NiCl2+ H2↑ Fe(OH)2 Fe (OH)3 Ni2+ + 6NH3H 2O= [Ni(NH3)6]2+ + 6H2O ( 1) “ 除镍 ” 步骤中, NH3H 2O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见表中数据:从表中数据可知,当 PH调节至 x= _______时,除镍效果最好。 加 NH3H 2O调 pH 收率 /% Ni2+ 含量 /% 9 98 10 94 ( 2) “ 除镍 ” 步骤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沉淀中将有部分 Co(OH)2转化为Co(OH)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3) “ 除铁 ” 步骤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除铁 ” 步骤中加入的纯碱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 “ 调 pH” 步骤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已知 25℃ 时, Ksp[Fe(OH)3]= 10 - 38,则该温度下反应 Fe3+ + 3H2O Fe(OH)3+ 3H+ 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0 (2). 4Co(OH)2+ O2+ 2H2O= 4Co(OH)3 ( 没有配平扣 . . . . . 1. 分. ) (3). 2Fe2+ + H2O2+ 2H+ = 2Fe3+ + 2H2O ( 没有配平扣 . . . . . 1. 分 . ) (4). 使 Fe3+ 转化为 Fe(OH)3沉淀而除去(或 2Fe3+ + 3CO32- + 6H2O= 2Fe(OH)3↓ + 3CO2↑ ) (5). 防止 Co2+ 水解 (6). 10- 5 ( molL 1) 2( 没有单位不扣分 . . . . . . . ) 【解析】用金属钴板 (含少量 Fe、 Ni)制备应用广泛的氯化钴的工艺流程为:钴板在稀硝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镍、氯化钴和氯化铁、氯化亚铁等,调节溶液的 pH除去镍,然后加入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然后加入纯碱将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除去,最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氯化钴晶体。 (1)根据表中的数据知道,当 pH等于 10的时,收率最高,镍离子的含量最小,除镍效果最好,故答案为: 10; (2)钴离子易从正二价容易被氧气氧化到正三价,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4Co(OH)2+O2+2H2O=4Co(OH)3,故答案为: 4Co(OH)2+O2+2H2O=4Co(OH)3; (3)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正三价,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 2Fe2++H2O2+2H+=2Fe3++2H2O; (4)加入碳酸钠可以和酸发生反应,在适当的环境下,可以让铁离子形成沉淀而除去,所以加入的纯碱作用是起到调节溶液的 pH的作用,故答案为: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或 2Fe3++3CO32+6H2O=2Fe(OH)3↓+3CO 2↑) ; (5)钴离子是弱碱阳离子,能发 生水解,显示酸性,加入盐酸可以防止 Co2+水解,故答案为:防止 Co2+水解; (6)Ksp[Fe(OH)3]=c(Fe3+)c 3(OH)=10 38, c(H+)= ,反应 Fe3++3H2O⇌Fe(OH)3+3H+的平衡常数 K= = = = =10 5,故答案为: 10 5。 10.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 1)已知: ①2I 2(s)+5O2(g)= 2I2O5(s) ΔH = — 1966 kJ•mol1 ②2CO(g)+O 2(g)= 2CO2(g) ΔH = — 1200 kJ•mol1。 则 5C。广东省惠州市20xx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