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展。 下 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 20 世纪一二十年代 ,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带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 “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参加井冈山会师 25.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 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氏共和国国歌》。 这首歌曲是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26.教育部下发 2017 年 l 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 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②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③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58 分) 2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 6 分)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19 世纪下半期到 20 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⑴ 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4 分) “师夷长技” → 维新变法 → → ⑵ 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 2分) 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我的 1912 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 10 分) 我的 1912 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 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 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 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 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 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 ⑴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