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展。 下 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 20 世纪一二十年代 ,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带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 “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参加井冈山会师 25.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 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氏共和国国歌》。 这首歌曲是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26.教育部下发 2017 年 l 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 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②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③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58 分) 2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 6 分)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19 世纪下半期到 20 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⑴ 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4 分) “师夷长技” → 维新变法 → → ⑵ 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 2分) 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我的 1912 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 10 分) 我的 1912 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 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 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 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 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 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 ⑴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xx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相关推荐
紧紧地 画画 呼呼地 啼叫 不住地 展现 清晰地 刮着 例:立刻喊起来 立刻( ) 立刻( ) 立刻( ) 五、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快活 —— ( ) 欢迎 —— ( ) 水塘 —— ( ) 闻名 —— ( ) 秀丽 —— ( ) 清晰 —— ( ) 茂盛 —— ( ) 热情 —— ( ) 六、找出成语中的一对近义词分别写出来。 千千万万 广阔无边 隐隐约约 金光闪闪 很多很多 无边无际
则 tan∠ BCE 值为( ) A. B. 2 C. 3 D. 【解答】 解:连接 AD,如图所示: ∵ 以 AB 为直径的 ⊙ O 与 BC 交于点 D, ∴∠ AEB=∠ ADB=90176。 ,即 AD⊥ BC, ∵ AB=AC, ∴ BD=CD, ∵ OA=OB, ∴ OD∥ AC, ∴ BM=EM, ∴ CE=2MD=4, ∴ AE=AC﹣ CE=6, ∴ BE= = =8, ∴
二、 文学常识填空 《愚公移山》选自。 作者 ,是 时期的 家,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三、 重点句子翻译 1.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 聚室而谋曰:
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甚矣,汝之不惠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河曲智叟亡以应 11.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 “ 相助 ” 、山神 “ 求告 ” 、天帝 “ 感动 ”
“ 杂剧四大家 ”。 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 “_______ ____”。 1 全曲中,暗含题中 “ 秋 ” 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 、 ________, 与 “ 夕阳 ” 相呼应的是: “ ” ,与 “ 天涯 ” 相呼应的是:“ ” ,最能触发旅人 (游子 )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 ”。 体现 “ 思 ” 字的一句是: “。 ” 17 、《 天 净 沙 秋 思 》 中 点 名
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 ,说拱桥是“卧虹”“飞虹” ,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