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当归的植物学特征内容摘要:

不同种类当归的植物学特征 0 余种,有的植物具有与当归相似的功效,少数品种在个别地区亦作当归药用,主要品种有全当归及东当归,此外在商品中有一些与当归相似但功效不同的伪品,加工后混充当归,目前已发现的有欧当归、紫花前胡、野当归、重齿毛当归、大独活等。 作为商品收购和临床应用,必须从性状上对当归及混淆品种加以鉴定。 常用当归有:1、当归:又名全当归、岷归、西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植物干燥根,是当归的正品。 全当归长 1525 厘米,略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具纵皱纹及横向椭圆形皮孔,有油润感。 归头略膨大,具环纹,顶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残留的叶鞘和茎根。 归身粗短,长 13 厘米,下部有支根 35 条或更多,上粗下细,多扭曲。 质柔韧,横断面黄棕色,皮层色浅近于浅白色,质松有裂隙,韧皮部色较深,有棕色油点,形成层棕色,环状,木质部色较淡,有棕色放射状纹理,中心髓部甚大,显类白色。 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 2、东当归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 干燥根。 东当归性温、味苦辛、功效与当归相同。 主产吉林,为吉林省朝鲜族习用。 根略呈圆柱形,表面土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体表有细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状疤或支根痕。 主根粗短,根头部膨大,有细环纹,顶部中央凹陷或微凹陷,有淡黄色或黄白色的叶柄及茎基痕。 干时质脆,折断面整齐,皮部类白色,木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形成环淡黄棕色。 芳香气味,味甜而后稍苦。 伪品有以下几种,应注意鉴别:1、欧当归 当归的伪品,与当归不同,服用过量会引起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根略呈圆柱形,全长2035 厘米,表面灰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状疤痕,干枯无油润感。 归头较膨大,有 25 个簇生茎残基。 主根粗长,一般长约 10 厘米,下部有支根数条,多平直。 质略柔韧,横断面棕黄色,形成层灰棕色或棕色,环状,木质部黄色,中心髓部浅黄色或黄白色。 半干时有当归香气,干燥后气淡薄,味微甜而麻舌。 2、紫花前胡 的地区称土当归、草当归或野当归,是古代当归的伪品之一。 主根呈不规则圆锥形,长 36 厘米,直径 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顶部有叶基痕,下面生有数条支根。 支根长 69 厘米,直径 米,表面有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状疤痕。 质硬或柔韧,易折断,断面皮层部棕褐色,木质部黄棕色。 无当归香气,味稍辛辣。 3、重齿毛当归 自湖北、四川等省,系当归的伪品之一,其干燥根为中药独活,不可作当归用。 根略呈圆柱形,长 1030 厘米,直径 13 厘米。 顶端平圆,有密集环状茎叶残基或下陷的茎痕,下部有 35 个分枝。 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显著的纵皱纹及横生而突起的皮孔。 质较硬,吸潮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裂隙,并散有黄棕色至棕色油点,形成层显棕色环带,木质部黄色。 具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4、野当归 呈圆锥形,具 1 个或数个分枝,以二歧式分枝为常见。 主根长 1米,直径13 厘米。 支根长短不等,直径 米。 表面棕色、红棕色或黑棕色,根头部具横环纹,顶端有叶柄及茎的残痕或成枯洞,全体饱满或有的有纵皱或皮孔状疤痕。 质坚硬,断面黄白色。 略有当归样香气,味微甜而后苦,稍麻舌。 5、大独活 当归的伪品。 根头部短粗,长 25 厘米,直径 23 厘米。 表面有横环纹,顶部有叶基痕,下面生有数个支根。 5 厘米,直径 厘米。 表面有纵皱纹及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状疤痕。 并可见渗出的棕褐色粘稠的树脂样物质。 质脆,断面皮部灰白色,木质部黄白色。 气芳香,味微甜而后辛苦。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