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学习笔记: 第19章 所得税内容摘要:

CPA会计学习笔记: 第19章 所得税 高顿财经 训中心高顿财经 训中心电话:400网址: 微信公众号: 得税所得税核算程序1.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2. 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意思是按照税法规定该项资产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3. 确定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1 ) 符合条件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 ) 符合条件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4. 按税前会计利润,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少纳税调整减少额,用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5. 计算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之和或之差,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站在税法的角度看,以后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固定资 得时,账面价值=质上具有融资性质。 如未来 3年,每年年底付 1000 万,现值为 2900 万,未来应付款 3000万,固定资产入账按 2900 万。 税法上计总额 3000 万,不认现值 2900,即账面价值=2900 万,计税基础=3000 万。 际成本际成本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计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税法规定: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的 150%摊销。 如企业费用里记了 100 了,那再记 50,即会计上费用记了,税法上加 50%特别注意:因此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账面价值按现值入账,计税基础按总额(同固定资产)面价值= 计税基础。 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摊销年限的不同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面价值=实际成本际成本面体现公允,期未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税收:计取得时成本注意:某一项资产,在一个资产负债表日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一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变成可抵扣暂时必差异的,如公允价值下跌。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 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期未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税收:认取得时的成本注意: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相配比,原来记什么,现在也记什么。 其他 投资性房地产 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高顿财经 训中心高顿财经 训中心电话:400网址: 微信公众号: 未按公允价值计量 税收:不认公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资 产其他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 会计:按计减值准备后入账 税收:不认减值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不会影响其他应纳税所得额,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为 0,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会产生差额,如按规定确定的预计负债。 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按规定应将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发生的支出,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 税收:如规定,有关支出实际发生时可全部税前扣除,则: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0预计负债因其他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按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税法:如果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 0,则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如提供债务担保,税法是不鼓励担保的,即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为 0,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预收账款会计: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将其确认为负债。 税法:会计上未确认,计税时,一般也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现在没缴税,以后就没得抵扣了,则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现在缴税了,等以后确认收入时,就可全额税前扣除,则计税基础=0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 规定了税前扣除标准的,应进行纳税调整,超过部份,在发生当期不允许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扣除,一年算一年的,即该部份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则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则计税基础=0其他负债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 借:营业外支出贷:其他应付款会计:未支付前按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负债。 税法:行政性罚款不可以税前扣除,经营性罚款可以税前扣除。 你公司干了坏事,税法当然不让你扣除了,不可能罚款 100 万,结果又抵扣了 25 万,那你不是相当于只罚了 75 万了。 特殊交易或事项计税基础的确定对于某些特殊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其计税基础的确定应遵从税法规定,如企业合并过程中取得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由于会计与税法法规对企业合并的划分标准不同,处理原则不同,某些情况下,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 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资产的账面价值 500 万元,计税基础 350 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 150 万元,会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增加,在产生当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计税基础(很少,一般不发生)高顿财经 训中心高顿财经 训中心电话:400网址: 微信公众号: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期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可能会出现,其他负债一般不会出现,如欠人家 100 万,不可能说计税基础 150 万的。 可抵扣暂时性差 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意味着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两者之间的差额可以减少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交所得税,符合条件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账面价值500 万,计税基础 650 万。 提示:所有资产计提减值,都是账面价值少,计税基础大,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实质上是税法规定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 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如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销售收入 15%的部份,准予扣除,超过部份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在发生时,按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将其视为资产,账面价值为 0。 (2)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 除,超过部分以后年度扣除。 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般原则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的以外。 企业合并,对应的是商誉。 业务本身记资本公积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也记资本公积。 应的是余额,不是发生额。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 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份,如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1000 万,付款 1100 万,则多付的 100 万是商誉,在免税合并的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 0,意思是没给税务机关缴过税,就为 0,反应了 2 点:(1 ) 免税合并情况下,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是商誉。 (2 ) 商誉的初始确认不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若将被合并方出售时,商誉的价值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交过税了),意思是,合并时,商誉已交税,则初始确认商誉时,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 以后如果商誉计提减值准备了,则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了。 出的对价以后都可以抵税的。 免税的因为没缴税,不行。 要认为商誉的计税为 0,实际上商誉的计税基础是账面价值,交完税了,付了钱,当然以后就可以抵扣了。 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税税负债(实际中很少见)。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直接结果是增加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是降低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使得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时违背历史成本原则,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如果事项发生时,不是企业合并形成,业务发生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确认就没有对应科目。 3. 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高顿财经 训中心高顿财经 训中心电话:400网址: 微信公众号: 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满足上述条件时,投资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如果不希望其转回,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暂时性差异即不会转回,从而无须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1)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则因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没有所得税的影响;因确认投资收益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果未来期间逐期分回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免税,也不存在对未来期间的所得税影响;因确认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期间也不会转回。 因此,在准备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投资企业一般不确认相关的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