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天麻立体栽培内容摘要:

大豆天麻立体栽培 有益气、定惊、养肝止晕、祛风湿。 强筋骨等功效。 近年来,我们在人工箱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天麻的生长特点,采用地下栽种天麻,地上种植矮秆作物大豆获得成功。 据水甸镇农业站调查测定,大豆天麻立体栽培,亩产商品麻干品 200300 公斤,创产值 800010000 元(按 3640 元/公斤计);亩产大豆 150175 公斤,创产值 360420 元(按 )。 合计亩创产值 836010420 元。 扣除种麻等投入 30004000 元,种植大豆投入20 元,每亩每年可获纯利 43006300 元。 现将大豆天麻立体栽培技术做一介绍。 一、培制菌材1密环菌菌种来源一是采集野生密环菌;二是利用野生密环菌索或子实体(野生棒蘑)做原始菌种,经过组织分离培养而获得纯菌种;三是引入菌种,即从培菌或栽麻单位直接购入纯菌种,自己再进行扩菌培养。 2菌棒的培养菌棒以柞木为好。 一般选择“立冬”后和“春分”前砍伐的柞树枝丫,直径 35 厘米、长 4560 厘米即可,并要脱水 30。 另取秋末收集的阔叶树叶 5 份加细砂 1 份混拌均匀作培养料。 菌棒培菌一般在栽麻前 1 一 2 个月进行。 通常采用木箱培菌法,即用长 60 厘米、宽 40 厘米、高 30 厘米的木箱,先在箱底钻 2 个直径 12 厘米的小孔,然后铺放一层 35 厘米厚的培养料,等距平摆菌棒材 45 根,于棒间填加培养料,至棒径一半时,再在棒间摆放已培好的菌枝;继续添加培养料至平,上面再平铺 23 厘米厚的培养料。 照此法摆放 34 层,最上层用培养料或 2 厘米厚纯锯末封口,用清水浇透。 发菌 1 个多月便可使用。 二、栽培技术1选地根据密环菌的生活习性、一般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土壤含水量4060,透气性强的砂壤土地块。 地面要清除杂物。 2栽培方法天麻采取平畦栽植,畦面上再种植大豆,天麻在地下生长,大豆在地上生长。 天麻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生产上一般多采用无性繁殖方式。 栽培时间分春栽和秋栽两种,一般春栽较多,时间在“清明”前后。 天麻栽植:先做畦,畦深 1520 厘米,宽 100 厘米,长不限。 作业道宽 50 厘米。 畦底平铺 23 厘米厚的砂土或培养料,将事先培养好的菌棒按 10 厘米间距平放槽底,边摆边加腐殖土或湿细土,填至菌棒一半时,在菌棒之间摆放天麻种,再填腐殖土或细湿土至平,再覆土 715 厘米。 斤。 栽植时,最好对种麻进行分级,大、中白麻放在一起栽植,小白麻和米麻放在一起栽植,以便于分期收获和管理。 最后平整畦面,以利大豆播种。 大豆种植:选择当地抗倒、高产的大豆品种,于 5 月上旬播种。 一般采用穴播,每畦种两行,小行距 60 厘米大行距 90 厘米,株距 26 厘米,苗期间苗,亩保苗 8000 株。 3田间管理天麻全生长期不需要施肥,但忌积水,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 若栽培大、中白麻大约 18O 天收获,栽培小白麻和米麻在第二年秋天收获。 因此,越冬时需覆盖秸秆等防寒物,并要防止牲畜践踏。 病虫害防治,栽培地块发生虫害时,可喷洒 100 倍敌百虫药液,也可制成毒饵诱杀。 在培菌和栽麻时,如发现菌材上感染霉菌,则不能使用。 4收获与加工先收割地上大豆,培大、中白麻春栽秋收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随气温下降天麻处于休眠期,这时采收天麻浆足质佳,折干率高。 采收时将表土轻轻扒开,揭掸土层菌棒,收取天麻的块茎。 箭麻加工成商品,小白麻和米麻留作种栽。 加工方法:先洗去麻体的泥土,刷去菌素和鳞片(粗皮),土锅蒸 2030 分钟,至无硬心为度,取出后烘晒,当大麻达到 7 成干时,轻轻压扁,再烘晒至全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