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瑞数据20xx年两会舆情专题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万瑞数据“ 2020 两会专题”分析报告 9 9 小时平均流量趋势 —— 上午是黄金浏览量时段 2020 年两会报道小时峰值比去年晚了一个时辰,出现在 10 点之后;今年流量的增长集中在了 9 时 13 时, 13 时 18 时次之,然后是 18 时 23 时,呈梯级结构,而 23 时 次日 9 时流量接近。 独立用户数小时趋势和浏览量趋势波形接近,今年 919 点这个时段用户数比去年略有上升。 万瑞数据“ 2020 两会专题”分析报告 10 10 2020年两会网民地域分布 2020 年关注两会网民 %集中在国内, 国内 Top10 省份占据国内全部关注两会网民的 %。 国外网民 只占 %, 前三甲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而 亚洲国家前三名为日本、新加坡、韩国。 0500000 5000001000000 10000002000000 20000005000000 5000000+ 万瑞数据“ 2020 两会专题”分析报告 11 11 从浏览量分布来看, 2020 年和去年比, top8 省份名次未变化。 但 今年 浏览量超过千万的省份由 5 个增长为了 13 个。 浏览量地域分布对比 省份 2020 年 2020 年 变化 率 广东 41,741,145 18,769,452 222% 北京 26,632,011 16,312,739 163% 山东 26,144,165 14,699,836 178% 江苏 24,350,785 14,356,586 170% 浙江 22,455,629 12,273,335 183% 上海 16,526,493 9,313,212 177% 河南 14,909,815 7,419,728 201% 河北 11,803,217 6,759,645 175% 辽宁 11,640,929 5,664,333 206% 湖北 11,275,377 6,461,072 175% 四川 10,190,336 6,609,761 154% 安徽 10,185,963 5,014,838 203% 湖南 10,152,170 5,403,603 188% 省份 独立用户数 广东 7,613,553 北京 4,973,891 山东 4,718,247 江苏 4,410,558 浙江 4,098,786 上海 3,219,932 河南 2,846,262 河北 2,295,632 辽宁 2,254,479 湖北 2,142,174 国家 独立用户数 美国 312,500 澳大利亚 95,914 加拿大 91,798 日本 78,282 新加坡 55,790 英国 46,323 韩国 38,703 德国 36,585 法国 23,407 新西兰 16,613 万瑞数据“ 2020 两会专题”分析报告 12 12 2. “ 2020 两会 ” 专题网站 综合 报道状况 两会 专题报道形式 —— 新闻为主,多种形式全面立体报道 2020 年两会,各网站 采用图文、视频、图片、博客、微博、动画 等多种形式向 网民立体展示“两会”。 虽然 图片和视频的 有效 发布数量之和不及 发稿总量3%,但浏览量超过 12%。 万瑞数据“ 2020 两会专题”分析报告 13 13 两会专题报道内容策划 —— 答记者问、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与解析等专题策划最受关注,各网站锐度、深度策划各有千秋 两会专 题上线伊始,预热子专题纷纷亮相,这部分专题形式 多样, 切入角 度各有不同 ,对 引导 网民关注两会、思索两会进行了 很好的 启蒙。 两会召开期间,各网站策划紧随两 会热点,将内容广聚合和深加工作为每日报道常态,网民能够非常便捷的回顾昨天甚至两会期间任意一天的热点内容。 此外,网站把独家、品牌策划做成了系列,一轮接一轮,一波接一波的启发网民深入了解两会,关心两会。 如 新浪的“民本观察室” 、搜狐 的“民生账本”“寂静之声” 、网易的“国家的代表”、凤凰 的“两会自由谈”都以不同的切入点发出民声。 各网站 还 与中央级网站合作进行文字、视频直播,并予以深度解读, 而 这部分在策划中 份 量最重 ,传播范围也最广。 图 :两会 专题 策划传播状况 万瑞数据“ 2020 两会专题”分析报告 14 14 两会专题报道访谈分析 —— 两会访谈流量过千万,超越子专题和互动栏目 各网站在两会报道上投入很大力度,表现之一在于各网站针对两会代表及专家进行专访,从政策、经济、民生等各个角度深度解读两会。 新浪、搜狐、网易、凤凰四家网站提取到 两会 访谈条数近 400 条, 吸引将近 600 万用户访问, 总 浏览量超过千万,每个访谈平均浏览量 为 5 万 3.。 图 :两会访谈传播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