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灵芝定穴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大田灵芝定穴栽培技术 早以前就被人们誉为“仙草”。 近同和年来随着对灵芝的进一步开发研究,以及在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延年益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其市场前景看好。 大田栽培灵芝,就是利用空亲稻田种植灵芝的一种模式。 实践证明,每公顷田按种植 12 万袋计算,半年获利可达万元,在这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当今,无疑又是一条效的新途径。 现将具体栽培方法介绍如上。 1 制棒发菌 养料配方有 3 种配方可任意选用。 一是棉子壳 44%,杂木屑 30%,麸皮 20%,玉米粉 3%,石膏粉 1%,糖 1%,过磷酸钙 1%,水 65%左右,自然;二是杂木屑 72%,麸皮 20%,玉米粉 5%,过磷酸钙 1%,糖 1%,石膏粉 1%,水 65%左右,自然;三是棉子壳 78%,玉米粉 2%,麸皮 15%,石膏粉 1%,过磷酸钙 1%,糖 1%,水65%左右,左右。 袋灭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以上配方中任选一种拌好料。 制菌棒塑料袋一般采用低压聚乙烯,规格 60 厘米×15 厘米,厚 4袋装干料约 1 千克。 装袋时先将筒料一头用塑料绳打死结扎紧,然后装料,料一定要装实,用手工装要边装边用木棒压料。 大面积栽培最好用装袋机装袋,这样既快又好。 当培养料装到防袋口 8米,将袋口同样打死结扎紧。 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灭菌一般采用常压,即灭菌灶内温度升至 100后保持 10时。 种发菌待袋温降至 30后,按无菌操作在接处箱或接种室接种。 接种方法:用消过毒的像空心钻头一样的打孔器在袋面打 4 个孔穴,等距离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孔径约 米,然后用镊子夹取 1 小块菌种迅速接入穴内,在穴口贴上约 12 平方厘米的胶布。 接种后的菌棒立即放入培养室培养。 培养室要求清洁卫生,事先要用甲醛或硫磺熏蒸消毒,培养时温度要求在 22培养一星期后将菌棒上下里外翻动 1 次,翻动时菌棒以井字形排列,每排 8,每层 3 袋。 从第 1 次翻堆起以后每隔 5再翻 1 次,方法同上,这样做可使菌棒既通风透气,又便于检查。 待接种穴菌丝长到超出胶布时,应揭开胶布一角,以增加氧气。 菌棒培养 45,菌丝会出现结块,此时即可出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