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套种天麻效益高内容摘要:

丹套种天麻效益高 皮(牡丹的根皮)和天麻都是名贵的中药材。 丹皮地里套种天麻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栽培新模式,值得在各地中药材种植区域内为药农推广。 丹皮地里套种天麻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充分利用了土地;二是两者具有互补性。 因为丹皮是深根、根皮药用的小灌木,需要深厚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且栽培后需每 4年5 年才采挖 1 次,叶片大,能给天麻创造良好的遮荫条件。 而天麻无根、不需要光照,两者不会发生争肥、争水现象。 另外,天麻每年需翻收 1 次,栽培天麻所用的填充料(树叶)腐烂后又给丹皮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三是免除了丹皮地要经常除草的麻烦。 这样,丹皮地套种天麻后,其牡丹叶茂,根增粗快,根皮增厚,使产量和质量双增加。 同时,天麻的箭麻(商品麻)单个重量在 300 克以上的,比一般栽培法要增重 40以上,其产量和商品价值也显著提高。 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种天麻的牡丹地要求土壤肥沃、深厚,稍有点坡度最好。 苗以大苗为佳,大苗栽值后发芽快,植株健壮,栽植一年后植株片会遮盖行间,为栽培天麻提供了必要的遮荫条件。 其品种以白牡丹为最好,因为白牡丹比红牡丹的植株要高,叶片长。 平栽效果为最好。 在带好的地块上,先要挖好栽植坑,坑的大小长以种苗长度而定;宽以 25 厘米为宜,坑深 15 厘米,将种苗平放在坑内,坑内放 2 个种苗,苗与苗间隔 20 厘米,然后用湿润肥七把种苗根按紧,再用细土将坑填平。 在填土时,要留 2 个3 个芽苞外露,便于发芽。 栽好后,要浇足定根水,并用作物秸秆或树叶覆盖保墒,待大地回暖后即可揭去覆盖物。 这种栽培,一般成活率都在 95以上。 同时,在栽培时,行间最好选择朝南北方向。 一般行距为 80 厘米,株距 50 厘米。 栽培时间以秋季落叶后到次年早春为宜。 二、皮地套种天麻要选择在深秋牡丹落叶后到次年早春进行,这时既是牡丹的休眠期,又正值天麻的采收期和最佳种植期。 种天麻的丹皮地块要选牡丹栽植 1 年以上的地块。 首先要备好蜜环菌材和天麻种子,同时要备足用来作填充料和覆盖物的树叶,然后按天麻的常规栽种方法进行栽种。 栽种时,先在丹皮地行间撒上一层树叶,以 5 厘米10 厘米厚为宜,然后在树叶上摆放蜜环菌材,把菌材摆成“工”字形,并根据菌材的长短,每 8 厘米10 厘米远放一粒种子,其种子要紧靠鱼鳞口,随之用树叶填满菌材间空隙,并用树叶将其覆盖 20 厘米厚。 根据牡丹叶遮荫情况,上面再用阔叶树枝盖压,并浇上 1 次水,使覆盖的树叶密接,一般只能栽种 1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覆盖树叶时,不能将牡丹植株盖住。 旦天麻套种后,套种地块四周要加以防护,防止家畜家禽进地损坏。 在少雨和高温季节,可适当浇水以防旱降温。 当天麻收获后,可将栽培天麻后的腐烂树叶堆培在牡丹植株基部即可。 这样,可连续套种 3 年4 年,直至丹皮起挖加工。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