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基础讲解-习题精炼和重点回顾-进程管理内容摘要:

交互式基础讲解-习题精炼和重点回顾-进程管理 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和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程 程 程 程正确答案是:【A】解析:传统操作系统将进程当作是资源分配和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但是,在引入线程以后,处理机调度就仅针对线程来进行了。 现代操作系统为了增加并发度,减小调度的颗粒度,均引入了线程,因此,答案 A 是正确的。 【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进程模型和线程模型的理解程度,难度并不高,但是会经常出现。 在遇到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出题者的本意,有针对性地作答。 【解题技巧】必须熟记进程和线程的定义以及了解其特点,与时俱进。 22进程从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的可能原因是 正确答案是:【D】解析:无33操作系统中,进程从运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的可能原因是 正确答案是:【C 】解析:无44进程创建需要在某个时机之下,下面不会引起进程创建的操作是 正确答案是:【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进程创建的问题。 进程创建需要填写 ,四个选项中,唯一不需要填写 的是 C。 【归纳总结】进程创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系统程序模块统一创建,由操作系统实现,例如在系统启动的时候;二是由父进程创建。 它们都需要调用进程创建原语来实现。 进程创建原语的主要工作是首先搜索系统的 ,查询有无空的 项,如有则申请一个,并对其进行初始化;如果申请不成功则返回创建失败信息。 而设备分配不需要进程创建原语进行上述相应工作。 【解题技巧】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进程创建的整个过程,紧紧抓住进程创建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步骤即填写 来确定四个选项,不难得到正确的答案。 55某个作业创建到内存成为一个进程,当该进程阻塞时,对应的作业状态是 正确答案是:【A】解析:只要属于作业的任何部分被调入内存成为进程,则该作业的状态即为运行状态。 66从操作系统的角度看,进程的组成成份是 进程表;动态库;数据;上下文;指令代码 A.; B.; C.; D.; 正确答案是:【D】解析:进程与程序最大的区别是进程具有进程表,亦称进程控制块,故答案应该选 D。 【归纳总结】进程是暂时的,程序是永久的,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进程的组成有代码,数据和进程表,甚至还有堆和栈,程序只有代码和数据,进程可以由程序创建而成,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一个程序,而操作系统中的系统调用进程又可以被不同程序所调用。 【解题技巧】考虑一个动态的进程与静态的程序的区别,可以很容易选出相应的答案。 77若有一进程拥有 25 个用户级线程,则在系统调度运行时间上占用的时间片是 5 正确答案是:【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进程和线程之间资源共享的知识点。 本题答案为 A。 88三个作业 2 和 时进入系统,其估计运行时间为 10 分、40 分和25 分,各自的优先级分别为 5、9 和 13,如果三个作业均为 忙型,系统单道运行,作业调度采用高优先级优先算法,数值大为优先级高,那么作业提交到完成的时间是 正确答案是:【C 】解析:优先级调度算法,经过简单计算,选 C 是正确的。 【归纳总结】高优先级优先调度算法是根据作业的优先级来选取作业并创建为进程的,并且它每次总是选择优先级高的作业,一般情况下优先数值越大优先级越高(有的系统优先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注意题目说明)。 确定用户作业优先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用户自己定义优先级(要有权限);另一种是由系统综合考虑来确定用户作业的优先级。 例如可以根据作业的类型、作业计算时间的长短、等待时间多少、资源申请情况、费用标准等来确定优先级。 本题是根据优先级调度的,所以三个作业运行顺序是 2 和 么作业 提交到完成的时间应为 25+40+10 = 75(分)。 99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 ,进入就绪队列 正确答案是:【A】解析:进程时间片用完可以降低其优先级,完成 I/O 的进程应该提升其优先级,处于就绪队列等待调度的进程一般不会改变其优先级。 故选 A。 1010不需要信号量就能实现的功能是 正确答案是:【D】解析:涉及信号量功能的问题。 在多道程序技术系统中,信号量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工具。 进程运行的前趋关系实质上是指进程的同步关系。 除此以外,只有进程的并发运行不需要信号量来控制,因此正确答案为 D。 1111死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资源分配不当,另一个原因是 、 V 操作过多 术 正确答案是:【D】解析:死锁是指当二个或以上进程在运行中,若无相关外力的协助,永远分配不到必需的资源而无法继续运行的现象。 产生死锁原因一是系统提供的资源作了不恰当的分配,出现部分分配现象。 二是在多道程序运行时,进程推进顺序不合理,形成环路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 D。 1212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 作业运行不当;系统资源不足;系统发生重大故障;资源分配不当;资源独占;进程调度过慢;进程推进顺序不当;系统中进程太多 A.; B.; C.; D.; 正确答案是:【B】解析:无1313在死锁的( )算法中,当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才实施分配 正确答案是:【C 】解析:无1414某个单道处理系统中,四个作业几乎在同一时刻 8:00 点到达,到达的次序为 预计运行时间分别为 5 分钟,3 分钟,4 分钟和 2 分钟。 请分别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和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计算系统的吞吐量和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 参考答案是:平均周转时间 =(5+8+12+14)/ 4 = ;吞吐量 = 4 /( 14/60) =作业/小时。 平均周转时间=(14+5+9+2 )/ 4 = ;吞吐量= 4 /(14/60 )= 作业/小时。 解析:【归纳总结】作业调度算法在不同的情形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以本题为例,同样的作业对象,不同的调度算法平均周转时间就有较大的区别,但是吞吐量却是一样的。 其实这也说明了在批处理系统中,平均周转时间与吞吐量之间并不存在特定函数关系(只对单道系统有效)。 【解题技巧】遇到调度的计算题,一般可以先在草稿上画出作业运行的甘特图,画图时注意题目给出的各个条件,不要遗漏,再据此进行分析和计算。 程的基本状态包括有以下几种(三状态模型):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就绪状态(进程状态的转换:(1)就绪状态到运行状态:调度程序为就绪状态的进程分配处理机后,进入运行状态。 (2)运行状态到阻塞状态:正在运行的进程因需要等待某事件而无法运行,让出处理机。 (3)阻塞状态到就绪状态: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生了,进程就从阻塞状态进入就绪状态。 (4)运行状态到就绪状态:正在运行的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运行;或者在可抢先式调度方式中,一个优先级高的进程到来后,正在运行的优先级低的进程被强制撤下处理机,转换为就绪状态。 度的基本准则包括:处理机利用率:尽可能让昂贵的处理机处于繁忙中。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所完成进程的数量尽量多。 周转时间:从作业提交到作业完成所花费的时间。 要让周转时间尽可能地小。 后备时间:是指作业抵达系统后在外存等待进入内存的时间,越小越好。 等待时间:是指在就绪队列中等待调度进入处理机的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从提交请求到产生第一响应输出的时间。 1)不可抢先方式(2)可抢先方式(3)进程调度算法比较:先来先服务(短作业或短进程优先(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法,高优先级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步机制应遵循下述四条准则:(1)空闲则进:当临界区空闲时,进程可以立即进入,以便有效地利用临界资源。 (2)遇忙等待:当已有进程进入其临界区时,其它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互斥。 (3)有限等待:对要求进入的进程,应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之进入,以免陷入“死等”。 (4)让权等待:对于等待的进程,它必须立即释放处理机,以避免进程忙等。 信号量 S 进行 P 操作,记为 P(S),调用进程进入等待队列 塞调用进程;对信号量 S 进行 V 操作,记为 V(S),处理过程如下+从等待队列 取出一个进程 P;进程 P 进入就绪队列;典的同步与互斥问题:生产者者 学家进餐问题。 1)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非剥夺,占用并请求,循环等待。 (2)死锁处理策略:忽略死锁、死锁的检测与恢复、死锁的避免和死锁的预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