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栽培管理内容摘要:

当归的栽培管理 年松土除草 34 次,首次在苗高 35。 中耕除草后施追肥,第一次每 667 平方米施稀薄人畜粪水 15002500二、三次每 667 平方米追施腐熟厩肥、堆肥或火土灰 25003000时拔除抽薹苗,天旱时浇水,但后期禁止浇水,以免引起烂根。 提早抽薹问题:当归在生产上的关键问题是早期抽薹(移植当年)。 一般早期抽薹率在 30,严重的可达 50以上。 抽薹的当归根部柴性大,气味淡,缺乏油性,质劣,不能入药。 导致当归早期抽薹的原因,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不抽薹到抽薹,需要经过两个发育阶段:是春化阶段,一是光照阶段。 前者要求低温 05,后者要求 12h 以上的长日照。 在自然条件下,低温来自冬季,要求的长日照是在夏季前后。 一年生的当归,长日照在当年的夏季即可通过,不抽薹是因为没有经过冬季低温。 但经过冬季贮藏的栽子,也不是所有的都能通过春化过程而抽薹开花,当归栽子通过春化过程还需本身具备足够的糖分,放大栽子容易抽薹,而小栽子不易抽薹。 为了减少当归早期抽薹,通过改进育苗技术控制栽子的大小,达到控制抽薹的目的。 可采取一些技术措施:第一,选择育苗地以半阴坡、土壤肥力中等的高寒山区为宜;或推迟播种育苗期,苗龄控制在 70 天以内;使苗根直径在 右等。 也可采用立秋后直播的方法,使早期抽薹率很低。 第二,第二年移栽时,最好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上。 缓苗后加强肥水管理,使苗木生长健壮,使根部获得大量的同化产物,以提高药用部分的产量和质量。 第三,冷冻贮苗起苗后将栽子保存在右的低温之中,一直到翌年春季栽种。 由于苗子得不到春化的必要条件,因而阶段变化也就无法实现,抽薹率降低。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