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菌核病的危害及防治内容摘要:

当归菌核病的危害及防治 子囊菌亚门的核盘菌属真菌。 菌核着生在植物表面或植株器官内部空腔的气生菌丝上,似鼠粪状,不规则,由菌丝构成。 1、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根、叶。 植株发病初期叶片变黄,后期植株萎蔫,根部组织腐烂成为空腔,腔内含有多个黑色鼠粪状菌核。 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核在种子、病苗、病残体或土壤内越冬,在 12 月至翌年 23 月形成子囊果,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飞散,扩大为害。 该菌为低温性病害,低温高湿、杂草多、管理粗放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集中清除烧毁发病植株和土壤中菌核,杜绝病菌源。 水旱轮作,消除土壤的菌核。 建立无病种苗基地,选用无病苗移栽,移栽前用 森铵浸泡 10 分钟,对种苗进行消毒。 早期及时拔除病株,挖去病穴土壤,并用生石灰消毒,防止病害扩散为害。 发病初期喷洒 600 倍 65%代森锌或波尔多液(1:1:300)或用 300 倍菌核利浇灌。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