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远近月贴水,拉高结算?内容摘要:

股指期货-远近月贴水,拉高结算。 研究源于数据 1 研究创造价值 多方 港澳资讯 68方正 金融工程 类模板 方正金融工程类模板 报告摘要 7月 2日的报告认为, 3个股指期货持仓量都是大幅减少,应该看多。 沿用同样的逻辑, 7月 2日到本周一,持仓量继续减少,高某继续看涨。 新加坡的摩台期 ,曾出现过 三次拉高结算,期货的近远月价差全部都是贴水,而且贴水是从开盘就一直持续到收盘。 目前 个期货, 从远近月价差来看, 远月减近月贴水拉大, 确实有拉高结算的迹象。 股指期货已经交易逾 5年,这个现象首次出现,值得关注。 附图: 中证 500 期货 4个合约总持仓量 图 数据来源: 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金融工程 首席 分析师: 高子剑 执业证书编号: 021关研究 2015年 7月 2日, 股指期货告诉你,这里是底部 高子剑 2015年 6月 30日, 期指跌停之后:现不同 高子剑 2015年 6月 23日,后半周价差回升,空方杀跌力量减弱 ,高子剑 方正证券研究 所证券研究报告 远近月贴水,拉高结算。 股指 期货 交易分析 金融工程 定期 报告 研究源于数据 2 研究创造价值 金融工程定期报告 先简单的说方向。 7 月 2 日的报告认为, 3 个股指期货持仓量都是大幅减少,应该看多。 沿用同样的逻辑, 7月 2日到本周一,沪深300期货 4个合约持仓量减少 38340手,上证 50期货 4个合约持仓量减少 37077 手,中证 500 期货 4 个合约持仓量减少 9454 手。 持仓量继续减少,高某继续看涨。 拉高结算 本文主要想讨论另外一个话题,近期 3大股指期货的远月减近月价差,越来越低,像不像周五拉高结算。 先看台湾的例子,以下的图文,都来自于高某 2013 年 12 月 17 日写的 偶一为之 不可不知 沪深 300期货结算行情。 首先,我们定义何谓近远月价差,等于远月价格减近月价格。 如果月份之间的价差为升水,代表远月价格高于近月价格。 根据金融学的理论,这代表市场认为下个月的股指价格将比近月高,属于偏多预期。 而既然期货市场是偏多预期,那么结算应该是偏涨。 同理,如果月份价差为贴水,属于偏空预期,结算应该偏跌。 以上是理论,那么实务上是这样吗。 附图: 摩台期拉高结算案例 1 资料来源: 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9:01 9:40 10:20 11:00 11:40 12:20 13:00 13:4020020530 摩台现 摩台六月 摩台五月 研究源于数据 3 研究创造价值 金融工程定期报告 附图: 摩台期拉高结算案例 2 资料来源: 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附图: 摩台期拉 高结算案例 3 资料来源: 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上面 3 张图,是 3 次明显的结算行情,都发生在新加坡的摩台期,时间分别是 2002 年 5月 30 日、 2003年 5月 29日、 2004年 5月 28日。 三张图中的深蓝色实线,代表的都是磨台指现货价格,由于结算价以收盘价计算,很明显三次都在收盘前,现货被大幅拉抬。 2002年 5月合约结算,从 13点 15分到 13点 30分收盘,现货狂涨 2003 年 5 月结算,最后 10 分钟涨了 2004 年 5 月,倒数 5分钟上涨 这些都是再清楚不过的拉高结算。 1921931941951961971988:50 9:30 10:10 10:50 11:30 12:10 12:50 13:3020030529 摩台现 摩台六月 摩台五月9 3 /5 /2 8 摩台指現貨、五月、六月合約走勢圖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8:50 9:05 9:20 9:35 9:5010:05 10:20 10:35 10:50 11:05 11:20 11:35 11:50 12:05 12:20 12:35 12:50 13:05 13:20 13:35 13:45摩台指現貨摩台指五月摩台指六月 研究源于数据 4 研究创造价值 金融工程定期报告 那么这三次拉高结算,期货的近远月价差都如理论所说,全是升水吗。 刚好相反,全部都是贴水,而且贴水是从开盘就一直持续到收盘。 例如 2002年 5月,月份价差(灰线 右。 2003年 5月,月份价差(灰线 中一直在贴水 近游走。 2004年 5月,月份价差(橘线 是高达贴水 1%。 这与课本说的“价格发现”完全相反,远月折价,悲观预期,结算反而拉高。 由此可见,在衍生品的世界,教科书的理论有时会不管用。 我们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后,还有责任解释为什么。 之所以月份间贴水,结算会 拉高,理由很简单,您从股指期货的本质去想就可以了多方如果赚钱,这钱就是空方给的。 因此,如果有人要拉高结算,那么她必定准备好了资金在临近结算时大买股票,也建立好了期货多仓。 那么,结算价拉高后,这些多仓的获利是从谁的口袋里掏出来的呢。 答案是空方。 因此,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能让空方跑掉”。 一旦让空方在结算前提前离场,就算现货被拉高了,期货多仓也找不到人拿钱。 那么如何不让空方跑掉,玄机就在远月份股指期货贴水。 因为空方转仓的动作是“买近月、空远月”,如果远月的价格低于近月,那么就是“买高卖 低”,空 方立刻面临亏损。 以这三次拉高为例,摩台期杠杆 20 倍,月份价格贴水 1%,损失就高达 20%。 不愿立刻面临损失,空方就会产生冒险赌结算的想法。 有趣的是,这三次拉高的幅度都是月份贴水幅度的 2至 3倍,空方留到结算其实赔的更多。 但是在盘中,面对这样大幅贴水,人性将使得空方不愿意转仓,留着与多方一起结算,结果反而损失更大。 远月 目前 个期货,也出现远月减近月贴水的现象,会不会是周五拉高结算的征兆呢。 先排除一些影响。 根据我的同事 的测算,分红的影响为 , , , 截止本周一收盘, 3个期货的价差为 可见,分红的影响并不大。 研究源于数据 5 研究创造价值 金融工程定期报告 再看停牌的影响。 由于复牌没有准确日期,我们只能 说停牌的影响为多少,无法落实到具体月份 沪深 300指数 = 上证 50 指数 =+ 中证 500指数 =如果考虑停牌,沪深 300 指数期货和上证 50 指数期货被影响的点位,也小于远近月价差。 只有中证 500指数,如果所有停牌股票都在 8月 21 日)前复牌,目前 总体而言,考虑分红和停牌后,目前 3个期货 1508合约减 1507合约的贴水是显著的。 附图: 源: 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附图: 源: 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研究源于数据 6 研究创造价值 金融工程定期报告 附图: 源: 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会拉高结算吗 从近期的走势来看,确实符合前述, 远月减近月贴水拉大, 拉高结算的现象。 首先,月份间的贴水开始于上周三 7月 8日,而且中证 500期货最为明显。 从早盘开始, 让空单相对没有意愿交易 转向 以, 果, 7月 8日尾盘几乎就是最低点。 其次,再看 7月 8日, 三个期货 : 1508合约的持仓量为 5979手、 1788手、 824手,增减幅度为、 +17手。 持仓量偏低,而且还异常减少(远月合约应该加仓)。 这就减少压低远月期货的成本。 最后,目前远月期货的持仓量确实偏低。 以 例,本周一的持仓量仅为 11535 手,对比 期的持仓量为 23438 手,只有一半。 这就说明,确实抑制了空单转仓 所以,从远近月 价差来看,确实有拉高结算的迹象。 股指期货已经交易逾 5年,这个现象首次出现,值得关注。 研究源于数据 7 研究创造价值 金融工程定期报告 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合规 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 研究报告对所涉及的证券或发行人的评价是分析师本人通过财务分析预测、数量化方法、或行业比较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使用以上信息和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客户使用。 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 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 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 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 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本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制度控制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 因此,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 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