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L时,可不考虑物理污泥产生量;高于 300mg/L时,可根据本表数据外推确定。  当可获得进水悬浮物浓度参考数据时,应按照 实际的悬浮物浓度范围 来选取相应的物理污泥产生 系数 k1值。  当缺乏进水悬浮物浓度参考数据时,可按表中悬浮物浓度范围为 100~ 200mg/L取值。 17 6 .1 k1选择的原则  异常数据核查  重点核对污水处理厂的监测记录。  根据实际进水悬浮物浓度范围确定是否需要调整系数进行重新校核或核算。  污泥消化工艺未正常运行的,需按无污泥消化工艺进行系数取值。  k1的单位是: 吨 /万吨 污水处理量。 生化污泥产生系数( k2)表 2 污水处理工艺 污泥处理工艺 含水污泥产生 系数 (吨 /吨 化学需氧量去除量 ) 核算系数 校核系数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无污泥消化 ~ 厌氧污泥消化 ~ 好氧污泥消化 ~ 普通活性污泥法 无污泥消化 ~ 厌氧污泥消化 ~ 好氧污泥消化 ~ A/O、 A2/O 类工艺 无污泥消化 ~ 厌氧污泥消化 ~ 好氧污泥消化 ~ SBR类工艺 无污泥消化 ~ 厌氧污泥消化 ~ 好氧污泥消化 ~ 氧化沟工艺 无污泥消化 ~ 厌氧污泥消化 ~ 好氧污泥消化 ~ AB法、吸附再生等其他活性污泥法 无污泥消化 ~ 厌氧污泥消化 ~ 好氧污泥消化 ~ 生物膜法 无污泥消化 ~ 19 6 .2 k2选择原则  根据污水二级处理的不同工艺来选择相应的系数。  有污泥消化工艺但未正常运行的,需按无污泥消化工艺进行系数取值。  k2的单位是: 吨 /吨 化学需氧量去除量。 化学污泥产生系数( k3)表 3 处理工艺 含水污泥产生系数(吨 /吨 絮凝剂使用量) 核算系数 校核系数 絮凝沉淀、化学除磷、污泥调质等过程 ~ 21 6 .3 k3选择原则  只要污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外加了 无机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忽略),就必须在表 3中选择 k3来计算相应的化学污泥产量。  k3的单位是: 吨 /吨 絮凝剂使用量。 化学污泥产生系数( k4)表 4 行业类型 含水污泥产生系数(吨 /万吨 废水处理量) 核算系数 校核系数 电镀工业 ~ 制革工业 ~ 医药工业 ~ 化工工业 ~ 食品工业 ~ 印染工业 ~ 其他工业 ~ 23 6 .4 k4选择原则  根据工业园处理废水的性质来选择相应的系数; 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全年平均化学需氧量或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到 50%及以上,全年实际处理污水量小于设计处理量的 50%,物理与生化污泥综合产率系数按相应行业系数的 ;  全年平均化学需氧量或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小于 50%,物理与生化污泥综合产生系数在 ~。  校核与核算时的系数取值  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并存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