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小地老虎内容摘要:
当归小地老虎 名“地蚕”、“乌地蚕”。 属鳞翅目夜蛾科。 当归地老虎主要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其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相同。 1、为害情况以幼虫为害当归幼苗,昼伏夜出,低龄阶段多在嫩叶、嫩头上为害,咬断根茎,造成缺苗断垄。 2、形态特征小地老虎成虫体长 1623 毫米,翅展 4254 毫米。 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栉齿状。 前翅前缘及外横线间呈黑褐色。 在内横线与外横线之间有明显的肾状纹、环状经纬度和棒状纹。 后翅灰白色,翅脉及边缘黑褐色。 腹部灰色。 卵半球形,初为乳白色,后变黄色,孵化前夕呈灰紫色。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3747 毫米。 头黄褐色,体黄褐至暗褐色,背面有淡色纵带。 体表粗糙,布满圆形黑色小颗粒。 臀板黄褐色,有两条黑褐色纵带。 蛹体长 1824 毫米。 赤褐色、有光泽。 3、发生规律小地老虎成虫白天隐蔽,夜间活动,每日黄昏前后活动最盛,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类物质趋性较强。 成虫产卵于 5 厘米以下低矮的杂草上,喜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产卵。 幼虫共 6 龄。 3 龄以前幼虫多集中在寄主心叶和嫩叶及田间杂草上,可昼夜取食而不入土。 3 龄以后幼虫白天潜伏于表土层中,夜出咬断幼苗并拖入穴中。 老熟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就立即缩成环形。 小地老虎喜温喜湿。 在温度 1826,相对湿度 70%左右,土壤含水量 20%左右时,对生长发育及活动有利,危害严重。 4、防治措施一是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过渡寄主,消灭卵及低龄幼虫。 二是在田间设置糖醋酒液诱集成虫,用棕丝以及麻袋片诱蛾产卵,用泡桐叶诱集幼虫。 三是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氰菊酯 1000 倍液施在幼苗根际处杀灭害虫。 专利查询。当归小地老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