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锈病的危害及防治内容摘要:

当归锈病的危害及防治 夏孢子卵形至长椭圆形,黄褐色,(2542)微米×(2230)微米,表面有小刺,发芽孔 3 个。 冬孢子椭圆形至棍棒形,栗褐色,(3249)×(1726)微米,两端圆,隔膜处稍缢缩;柄无色,可脱落。 有时发生单孢冬孢子。 1、危害症状: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及果柄。 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在叶背面,裸露,褐色。 冬孢子堆附着在叶的两面,裸露,黑色。 2、发病规律: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枝叶和田间植株根茎上潜伏越冬。 来年春季形成性孢子器,并在其周围产生夏孢子堆及夏孢子,侵染新抽生的叶。 夏孢子由风雨和种苗传播,可多次重复侵染。 在温度 1822,相对湿度 7580%的条件下蔓延迅速,78 月发病严重。 3、防治措施收获后将残株病叶收拾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发病后及时挖除病株,每隔 710 天喷一次 1:1:200 波尔多液,连喷 23 次。 发病初期喷波美 石硫合剂或97%敌锈纳 400 倍液。 每 7 天一次,连喷 23 次。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