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市基础知识入门-券商行业培训-行业基础知识内容摘要:

油市基础知识入门-券商行业培训-行业基础知识 兴经 济 体聚 焦 油市基础知识入门 (电话会议纪要) 当然,这是 “老生常谈 ”,真理往往就是 “老生常谈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全球经济研究 新兴市场 香港 2010年 2月 525154168为什么是75 美元? 上周的全球新兴市场电话会议我们有幸请到了瑞银全球石油行业分析师向大家讲解全球燃料市场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解释我们对原油的观点。 这是我们针对“ 初学者” 的“ 入门” 系列之一,此前我们也召开过相似的关于欧美经济体及全球金融危机的“ 普及性” 电话会议。 此次一开始的问题非常简单:今天的油价为何在每桶75 美元的价位上。 为什么不是 30美元或者200 美元。 过去几年油市经历了大起大落,这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未来油价又将走向何方。 近期内我们是否应该考虑 “石油峰值”。 还是应该关注新投资和新供给。 先, 2007大宗商品泡沫是一系列具体因素所致,其中不仅包括全球需求意外高涨,还有投资处于历史低点导致供给极为紧张的因素,投机压力也是原因。 经过 2008们预计原油需求在未来将以更缓慢的速度增长 而且与此同时,预计新供给稳步增加,可能足以将闲置产能维持在当前水平。 这就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油价将处在每桶 70新产能边际成本的预估相吻合。 不用说,如果经济复苏强于预期或是原油供给受影响中断,油价轻而易举便可从上述水平继续攀升 但同样道理,如果需求下滑、节能方面的努力更见成效,那么油价则面临下行风险。 当然,这只是大概情况, 下是此次电话会议的内容纪要(对此感兴趣的投资者可直接与系): 本报告由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编制 分析师声明及要求披露的项目从第 9 页开始 新兴经济体聚焦 2010年2 月22日 第一部分 今天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欧洲油气行业研究团队的主管,也负责全球产品,这其中包括瑞银油价预测及宏观和行业趋势。 所以在问答部分开始后大家可以尽情提问,问题不一定必须是石油方面的,也可以是天然气等方面的。 供需基础知识 我先从背景开始谈起吧。 从供需角度看,市场看上去如何。 2009年,全球油市的日产量大约在 8500万桶。 需求方面,可能约有55% 来自经合组织,有45% 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 这其中,中国目前占世界需求的约10%,合每日 850万桶上下。 我认为最后一点值得注意,因为尽管中国需求无疑益发重要,但当你将原油与其他大宗商品进行对比时,需求占比就没那么突出了。 供给方面,你可以认为全球供给被分为两部分。 所以在每日 8500万桶的供给中,欧佩克的产量大约在 3300万桶,剩下的则是非欧佩克的产量。 同时还存在闲置产能,即欧佩克所拥有的、但却未开动的产能,这个规模目前大约在650万桶/ 日;从历史看,这个水平很高,尽管还不到全球市场的10%。 今天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 我想大家都想问,油价从过去十年最初的不到20 美元,涨至2008 年中的140元的峰值,然后再回落、企稳于75元左右,这大起大落背后,究竟是什么。 我们认为因素有许多,但有六个我认为是关键因素。 六大关键因素 首先是直到过去十年中期,全球 然受新兴市场推动),但同时经合组织的增长也非常稳健。 我认为我们看到的是财富效应,尤其在经合组织,这意味着原油需求非常强健。 这点可以从经合组织的原油消耗行为中看出,北美市场的 第二个因素是过去十年供给面的回应较差。 我认为,其根源在于上世纪 9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当时石油行业最初反应是大幅削减支出。 回升的速度比较缓慢,而且还产生了二级效应,损及石油服务行业。 所以,扩产的两大前提是大型石油企业增加支出、石油服务业要回暖。 而这直到过去十年晚期才开始发生;行业的周期太长,要对需求迅速增长做出反应需要不短时间。 最后的净结果是闲置产能日渐缩小;我说过,目前的闲置产能在 600日,但2007 年时的闲置产能可能在200 万桶/ 日上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名义上位于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从实际功用角度可以说, 这部分产能根本不存在。 这种形势导致市场反映出的风险很高 即现有产量可能被打断、市场可能陷入庞大的供给缺口的风险。 第三个要素是投入物价不断上涨。 显然,就像我说的,过去十年供给面对于不断上涨的油价做出了回应 但到来的时间相对比较晚,在 2000年以后了,而且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工程及采矿等领域的建设热潮,而这些领域则在直接竞争石油行业的资源。 所以,最后我们看到的是该行业的成本出现了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上涨。 下一点与炼油有关。 炼油行业也达到了一个接近充分产能的点,这对交易油价产生了技术性影响。 两大交易原油是欧洲的布伦特原油和美国的 对而言,二者均是轻质原油,而炼油行业没有闲置产能导致对轻质原油的需求更高,因为炼油行业内部的那块闲置产能是简单馏分设备的产能,生产世界所需的各种燃料 汽油、航空燃料、石脑油及柴油等。 你需要高质原油,因为炼厂没有提炼低质原油的额外设备。 我要说的最后两个因素是美元日渐走软和投机。 人们已经将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作为了一个新的投资资产类别,再加上大量“快”钱流进流出,带来了很大的波动性,并使得油价有了上涨的趋势。 新兴经济体聚焦 2010年2 月22日 第二部分 需求 那么,现在我们处在什么位置。 显然,我们正在走出非常严重的衰退,我们对于今年的预期是全球需求将增加100桶/ 日(与2009 2% )。 国际能源署预计日需将增加 150万桶上下,我看到桶,我认为欧佩克要更谨慎一些,给出的预期是略低于100 万桶。 显然,对于需求形势存在不小争论,有必要看看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 什么左右需求 ? 很明显,首先是世界从本轮衰退中恢复的如何;我认为对此并不存在真正的共识,所以甚至连 第二个问题是增长的分布情况,因为在有些地区,比如欧洲,原油需求与 确,我们可能会看到欧洲 油式”的。 在美国,传统上看美国的能源密集度比较高,而对于该国经济模式是否会开始向欧洲的模式转变存在较大争论(即是否会出现整体增长恢复但原油需求并未恢复的情况)。 我们认为,这个趋势尚未得到验证或确定,但我认为我们会开始看到这个趋势的部分要素开始浮现。 你可以说美国汽车行业的需求格局正在开始改变,而且政府对交通运输的政策影响力在增强。 你还可以说,奥巴马将就能源安全采取更多措施,这可能会导致需求离开原油而转向天然气等。 最后一点,你可以说(当然没人确定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奥巴马政府对于碳排放问题的回应更积极,这可能再次降低美国经济的原油使用量。 所有就美国而言(占全球原油需求的 25%右),对于未来将何去何从存在较大争论。 新兴市场走强 最后来看看非经合组织经济体,我们的预期是增长将非常强劲,主要的动力是中国。 这里我们与市场的看法基本上一致,中国需求增长将相对比较强健,因此中国原油及成品油需求前景也将非常高。 这里我要指出的唯一一点是,对于中国需求没有详尽数据,这使得直线推测有些冒险,因为用投入和产出简单计算中国需求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倾斜(受库存变动影响),我认为在石油行业中这也不算特殊现象。 第三部分 供给 闲置产能 那么,需求前景对于石油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我们认为,油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当然是中短期内)是闲置产能水平。 这是因为市场在考虑供给速度和需求、判断供给风险时将闲置产能作为出发点。 市场要看闲置产能处在什么水平并对可靠程度做出判断。 闲置产能还能对需求面产生影响,因为如果市场认为风险过高,那么价格可能会上涨以打压需求。 就闲置产能而言,现在的形势与两三年前截然不同。 我们认为行业并未发生特别的改变,但我们的确认为未来六七年的清晰度及透明度有所改善。 所以,我们认为,从现在到 2015年,供给面的产能将增长700 万桶/ 日左右。 同时考虑需求1%的年增速(与趋势 鉴于需求面正在发生的一些结构性变化,可能比较合理) 这说明闲置产能不会从当前水平大幅下滑: 可能从目前的约650 万桶/ 日降至500万桶左右。 我的观点是,以历史标准衡量这些数字非常大,我认为市场也不会因此而问题重重。 但看看产能的各组成部分还是值得的。 新兴经济体聚焦 2010年2 月22日 供给形势 中东 显然,从现在到2015 年,沙特阿拉伯(最大的产油国)将扩产,尽管在我们看来扩产规模并不大,可能在100日,这将使得该国的日产能最高达到约 1250万桶。 到 2015年,在这个十年的下半段,我们可能会开始看到投资增加,但我认为这种情况对2015 年是合理的。 从现在到 2015年最大的增长可能出现在伊拉克,过去 12个月伊拉克行动非常迅速,我们认为比大多数人原先的预期要快,我们看到伊拉克政府与大型国际及国有石油企业签订了不少合同,这些企业将在伊拉克开发石油,而伊拉克的石油潜能大概是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的。 所以我认为,伊拉克可能会让情况发生微妙变化。 将伊拉克政府与石油企业签订的伊拉克油田开发协议总数相加,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大概到 2017年左右,日产能将增长 1000然,现在认为这完全会成为现实就过于乐观了;我认为我们都深知在伊拉克运营所面临的特有风险,但在此之外,从历史看,在很短的一段时期内、在如此小的地区、开发如此大规模的工业产能非常困难。 过去十年,这种活动的两个先例是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以及建于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处理设备。 而二者均出现了严重的延期情况,而且成本也大幅升高,阻碍了开发活动。 所以我认为,有一些基本的技术性工业问题会不可避免的导致这个过程放缓,当然还面临着伊拉克特有风险。 但是,伊拉克是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持有国,过去 12个月的行动也快于大多数人的预期,我们认为未来五六年将有新增产能投产定将是事实。 根据我们自己的数据,从现在到2015 年日产将增加约300 万桶,我认为从2015市场对伊拉克的观点而言,我认为,即将到来的选举如果没那么复杂,这对于当地确定性的提升则非常有利。 供给形势 世界其他地区 除了两个极大的中东资源持有国外,我们可以认为北海的产量显著下滑、俄罗斯(目前是世界最大产油国,比沙特大)产量可能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危机中俄罗斯的产量表现要比人们两年前所想的情况好得多,我认为这归因于一系列因素。 一是我们认为俄罗斯石油行业内在的强势被低估了,二是俄罗斯对石油行业的政治支持比大多数投资者所预期的更迅速、更具建设性。 剔除俄罗斯、剔除中东,还有两个地区值得关注。 一个是巴西,大家知道过去几年的一个重要发现区域就是巴西的 们预计到2015 年这将开始为全球供给做出实质性贡献,而从贡献角度看。 在2020 年后仍可望迅速增长。 另一值得注意的地区是西非、或者说整个非洲。 在加纳、利比亚及西海岸大陆边缘已经取得了勘探成功,在乌干达的内陆也是如此,所以这个地区会有新增供给。 至于北美,我们预计那段时期内美国产量可能持平,在墨西哥湾的深水勘探会取得一些成功,抵消其他地区的下滑,同时加拿大油砂也会有贡献,但不会很大。 不存在“石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