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研究框架-中投证券内容摘要:
医药行业研究框架-中投证券 医药行业研究框架 中投证券医药行业小组(周锐、李昱) 一、医药行业研究理念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投资进行服务,即最终要落在具体的投资标的公司上。 而对于公司的研究,包括对基本面的研究和对市场的判断两个方面。 作为一个行业研究员,对基本面的研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指导投资的基础。 完整的行业研究的对象应该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公司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作为一个医药行业研究员,总体的研究框架是把握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医药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然后再进而从中寻找投资的机会。 医药行业的总 体发展趋势非常明确,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不断扩大使需求持续增长,生物科技的发展使得供给从技术上能够不断去满足需求,而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不断加大提供了满足需求的资金。 医药行业由于其市场复杂,产品多样化,盈利模式各不相同,一般行业的研究方式在医药领域难以奏效。 我们建议对医药行业采取先“自上而下”选择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再通过“自下而上”确定投资标的。 这是因为在医药行业,由于行业代表性不足,以及公司的个体化差异,行业数据跟具体上市公司的业绩经常会产生不匹配甚至背 离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再通过“自下而上”的公司研究确认投资机会,并弥补“自上而下”研究方式可能产生的疏漏。 二、医药行业特征 对医药行业的深入了解是行业分析的基础。 对医药行业的研究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业进行分析,从而有一个基础的认识,然后要不断在实践中深化,进一步了解整个医药产业的结构,并对影响医药产业的政策、事件做出判断。 周期性特征 :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弱周期性行业,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医药的需求刚性大,弹性小,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因而医药具有防御性强的特征。 产业链特征 : 医药行业的产业链 如图 1 所示 ,从上游原料企业到研发和生产企业在 经过中间的流通领域,到达医院或零售终端,最后再面向消费者。 医药的下游通过医院直接面向消费者,上游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产品(大部分化学药的的原料)和农副产品(发酵类的药品和中药材)。 医药行业根据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同,上游原料企业主要有化学原料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行业,中游生产企业主要有化学药制剂和中成药,下游流通企业主要有医药商业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医药是医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但国内的医院以公立医院为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群。 图 1:医药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投证券研究所 医药行业的生命周期: 医药行业整体处于成长阶段,但其中细分产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虽然大部分医药产品都处于成长阶段,但其中相当部分生物医药产品和一些创新药品还处于初创阶段, 如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等, 还有一些产品,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品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磺胺类等药品已经进入衰退阶段。 医药 行业竞争结构: 医药行业由许多不同的子行业所构成,各个子行业的运行情况与行业竞争结构各异,可以用波特五力法则对不同的子行业进行初步的竞争结构分析(表 1)。 表 1: 医药行业波特 5 法则评分表 考虑要 素 化学原料药 化学药制剂 中药 生物制药 医药商业 医疗器械 新进入者壁垒 4 3 4 4 3 3 规模经济 5 3 2 3 5 3 产品差异化 4 3 4 3 2 2 进入资本 3 2 3 3 2 3 转换成本 4 1 1 1 3 1 进入分销渠道 1 3 3 2 4 4 成本劣势 5 3 2 2 4 3 政策环境 4 4 4 4 3 2 替代品 3 3 4 2 2 2 替代品的存在 3 3 4 2 1 1 替代成本 3 3 3 2 1 2 挂网招标,打击商业贿赂,药品降价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研发 生产 创新 仿制 核心 80% 20% 发改委, 生部 原料企业 生产企业 流通企业 医院 者 监管 产业链 政策调控 竞争 4 3 4 4 3 3 大量竞 争对手存在 3 3 3 3 1 3 行业增长放缓 5 5 4 5 4 4 高运营集中度 4 3 2 2 4 3 高退出壁垒 4 2 2 2 2 2 下游客户 3 4 4 4 4 3 高度依赖少数客户 4 4 4 4 4 4 产品占客户成本大部分 3 2 2 2 5 3 缺少产品区分度 2 3 4 3 2 2 替换成本低 2 3 3 3 4 3 客户利润率 4 4 4 4 4 3 客户表现出向供应链整合的威胁 2 4 4 4 4 4 产品对客户产品质量不重要 4 5 4 5 5 4 客 户掌握充分信息 3 4 4 3 4 3 供应商谈判能力 3 4 4 4 4 3 少数公司占据主导 3 4 4 4 4 3 替代产品存在 3 5 4 2 4 5 供应商产品对客户产品很重要 4 5 4 5 5 4 产品替代成本 3 4 3 2 5 2 供应商有向供应链整合的威胁 5 3 4 4 4 4 总行业竞争环境 3 3 4 4 3 3 注:对公司有利的方面分数高,总分不是根据简单的算术平均 总体比较下来,中药和生物医药的竞争环境相对较好、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的竞争环 境相对较差。 但在行业内的各个细分领域,又有很大的差异,如在化学药制剂中专利药品和独家产品的 竞争环境也非常好,可以打 5 分,普药则很差,只能打 2 分,中药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品牌中药和创新中药的竞争环境很好,普通中药则很差。 在对竞争环境的分析需要针对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三、 医药行业的主要指标 1、对供需的判断是对医药行业研究的核心问题 对供需关系的研究是医药行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需求是最重要的一面,但在某些细分领域也有特例。 对整个药品制剂生产而言,医药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产能利用率很低,因而在供需关系中需求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影响(除了部分血液制品和部分原料药产品之外)。 政策的变化也好,市场的变化也好,最终是否会对我们投资产生影响,都要看是否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例如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医药的需求会得到极大的释放,也是从医改看对需求的影响;我们分析细分领域,也是看是否会对需求有大的拉动;我们分析新产品,也是看是否会有新的需求; 但对于某些细分领域,研究的重点要更贴近于供给,如大品种维生素原料药、血液制品等细分领域,这些行业需求的增长稳定,供给往往是影响行业景气的决定性因素。 2、影响需求增长的变量 从大的方面来说,推 动医药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有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比例提高、一些疾病发病率提高等因素推动。 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增长变缓,但总体仍然保持增长趋势,近 5 年的人口增长率仍然在 上,而人口的老龄化比例提高则对医药的需求拉动更大,我们国家 65 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的比例逐年提高, 2007 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 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预测, 2020 年 65 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将达到 2040 年以后 65 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将达到 22%。 老龄人口都或多或少的有各种疾病,老龄化比例的提高使得医 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图 2:人口持续增长和老龄化情况 )口( 亿)老龄化比例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人口 增长、 老龄化 和肿瘤等疾病发病率的提高都是影响医药需求的长期因素,而相对来说,突发疾病会引起医药的短期需求增长,如 2003 年非典型肺炎( 流行, 08 年上半年手足口综合症的流行都带来了短期医药需求的增加。 3、影响需求 释放 的变量 医药的需求来自于人本身的疾病发生情况,相对刚性,但受患者支付能力、医疗机构不健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药品的需求是受到了极大的压抑的, 在中国普遍存在这有病不看,应当住院而不住院的情况(图 3)。 图 3:门诊和住院的历年就诊情况 资料来源: 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中投证券研究所 图 4:未就诊和未住院的原因分类 资料来源: 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中投证券研究所 从居民有病不看,应当住院而不住院的原因来看,经济困难是最重要的原因,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对医疗保险投入的增加、最终这种需求是会被释放 出来的。 门诊%10%20%30%40%50%60%70%1993年 1998年 2003年城市 农村住院%10%20%30%40%50%60%70%1993年 1998年 2003年城市 农村门诊%10%20%30%40%50%60%70%经济困难 自感病轻 交通不便 没时间 其他城市 农村住院%10%20%30%40%50%60%70%80%经济困难 自感病轻 没时间 其他城市 农村特别是 2003 年以来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 2007 年以来实施的城镇居民医疗制度的建设将极大的释放对医药的需求(图 5)。 图 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情况 资料来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中投证券研究所 我们从政府支出的 增量估算后,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未来用于药品消费的资金增量,从而判断行业的增长速度了。 表 2:我们预计到 2010 年购买药品的资金增量估算 试点时间 建成时间 当前参保人数(亿人) 目标人数(亿人) 年收入(亿元) 年支出(亿元) 2010 年支出 (亿元 ) 增量 城镇职工医保 1998 年 已建成 747 1277 3911 2634 新农合 2003 年 2010 年 43 194 1193 999 城镇居民医保 2007 年 2010 年 - 0 549 549 城乡救助 2003 年/2005 年 已建成 - - - 25 127 102 其中估算用于药品消费(按 50%用于药品消费估算) 2141 非医保医院市场(按年增长 12%估算) 1583 2768 1186 非医保零售市场(按年增长 16%估算) 948 1747 799 合计供给增量 4125 资料来源:政府相关公报,中投证券研究所估算 ,增量为 2010 年相对于 2006 年的增加值 4、 对细分领域需求的判断 城镇职工医保收支情况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19 98 年19 99 年20 00 年20 01 年20 02 年20 03 年20 04 年20 05 年20 06 年0%10%20%30%40%50%60%70%80%90%100%收入支出支出占收入比例新农合参保和基金收入情况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03年9月2004年6月2005年2006年2007年9月万人050100150200250300350400亿元参保人数 ( 万人 )收入金额 ( 亿 )上面对需求的判断是从大的。医药行业研究框架-中投证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