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甘草垄沟栽培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地膜甘草垄沟栽培技术规程 地范围。 甘草适应性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但以 72 的微碱性或碱性的砂质壤土最适宜。 2、茬口选择。 甘草属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忌选用豆类作物。 3、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 3500克,磷肥 50 千克,耙细整平保墒,以备栽种。 4、适时定植。 四月中下旬,在整好的地块内按行距 20 厘米开 15米深的小沟,按株距为 30 厘米呈“品”字型将种苗顺沟、芦头稍倾斜向上放入沟内,再用开沟的土覆盖前排种苗并耙细,照此每三小沟为 1 组,用幅宽 80 厘米的地膜覆盖压实,使其形成“三垄沟”栽培模式,每亩定植 1 万株左右。 5、田间管理。 定植出苗后,要小心撕开地膜及时放苗,以防灼苗,并用砂质壤土压紧地膜撕破处,人工栽培甘草一定要保持芦头周围土层松软,促使弱芽露出地面长成新主枝。 并结合中耕锄草,发现地下横茎要及时剔除,促进主根生长,提高等级草比例。 61 锈病。 发病初期用 70粉锈宁 1000 倍液喷雾。 62 白粉病。 可用 50甲基托布津 100 倍液喷雾。 63 灰斑病。 可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液喷雾。 64 虫害。 可用 90敌百虫或 40乐果灌根防治。 7、采收。 生长 2后即可达到等级草标准,开挖季节以秋季叶色变黄后为最佳。 方法是先割去茎叶,撤除地膜,沿行两侧深挖,待根茎露出地面 40 厘米以上时用力拔出,抖净泥土,去芦头、根尾,侧根,分等级晾晒至全干后即可上市销售。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