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细辛林下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东北细辛林下栽培技术 细辛、辽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干燥全草入药。 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痰作用。 多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区。 1、长发育东北细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从播种到新种子形成需 57 年时间,以后年年开花结实。 一年中细辛早春花叶开放,5 月份地上植株基本长成,不再生长,也不抽出新叶,7 月芽胞分化,至秋季形成完整的越冬芽,第二年重新生长发育。 子寿命短。 自然成熟的种子发芽率达 95%以上;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存放20 天后发芽率为 80%左右;40 天后发芽率 29%左右;60 天后发芽率为 2%。 由此可见,种子干贮发芽率随贮藏期延长而逐渐降低,贮藏期超过 60 天,就会完全丧失生活力。 因此采种后应立即播种,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播种的用湿沙埋藏(1 份种子拌 35 份河沙)贮存。 湿沙保存 12 个月后发芽率仍在 80%以上,也可用此法长途运输种子。 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温度:种子在 2024条件下,湿度适宜,50 天左右完成形态后熟,在 1721萌发生根,生根后的种子在05条件下放置 50 天后给予适宜条件就可萌发。 田间地表温度 1012时出苗,17开始开花,休眠期能耐严寒。 (2)水、肥:东北细辛为须根性的药用植物,种子萌发时,土壤含水量在 3040%为宜,生育期间怕积水,小苗怕干旱,出苗前后遇干旱不仅出苗率低,而且保苗率也低;(3)光照:东北细辛是阴性药用植物,种子直播到出苗前需光照。 在小苗 12 年时需遮荫,林下栽培郁闭度应控制在 4 年生苗郁闭度应控制在 、地、整地细辛喜温凉、湿润的环境和含腐殖质丰富的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其地块的土层要深厚,土壤要疏松、肥沃、湿润。 林地的坡度应在 15°以下,采取林下育苗时,应选择地势平坦的树木稀疏的阔叶林地。 结合育林把床上可伐掉的树木伐掉,床间的距离适当放宽,床间树木要全部保留,过密的地方可适当疏整树冠。 做床应斜山走向,尽可能避开正南正北走向。 选地后耕翻,深度 20土后拣出树根、杂草、石块等杂物,然后作床。 一般床宽 1520面要求平整,床间距 5080种:果实 6 月中、下旬成熟,要随熟随采。 一般阴雨天果实成熟快,要及时采收。 采摘后的果实应放在阴凉处放置 23 天,待果皮变软成粉状即可搓去果皮果肉,用水将种子冲洗出来,控干水或在阴凉处晾干就可趁鲜播种。 种:一般是 7 月上旬至中旬,最迟不宜过 8 月上旬。 播种方法为撒播、条播两种。 (1)撒播:在床面上挖了 35的浅沟,用筛过的细腐殖土把沟底铺平,然后播种。 播种时应将种子混拌 510 倍的细沙或腐殖土均匀撒播。 播后用筛过的细腐殖土覆盖 土后床面上盖一层落叶。 播种鲜籽用量约 120140g/2)条播:在床面上横床开沟 35的浅沟,0宽 56底整平并稍压实,然后在宽沟内播种,后覆盖落叶,播种鲜籽用量约 100g/3)苗田管理:播种后第二年春季,当床土解冻时,撤去覆盖物,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细辛虽是阴性植物,但是生长发育期间仍需一定的光照,一般 12 年生抗光能力弱,遮荫可稍大些,郁闭度 宜;34 年生抗光能力强,郁闭度 宜。 苗移栽每年 10 月份挖 23 年生的苗,分大、中、小三类分别栽种。 栽种时横床开沟,行距 15深 910距 810须根舒展为宜,覆土 35春天移栽,应在芽胞未萌动前进行。 苗田管理同种子直播。 害菌核病是细辛的主要病害。 蔓延快,危害严重。 发病来源:主要是带有病原的种子、种苗、致病土引起的。 田间一般先出现病株,以后传播扩大,形成病点、病床、病区。 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为活动。 此外害虫、鼠害等也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空气不能传播。 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病害扩展较慢,人为传播较快。 形成病田后整个耕层被病菌占据,而形成永久性病田,很难防治。 防治措施:(1)产区调查:发现病区严加封锁,禁止病种、病苗外运,防止人为传播。 对病区、病床要彻底根治。 (2)建立无病种子、种苗基地。 (3)种、种苗、器具等消毒:用代森铵 800 倍与 10%多菌灵 200 倍混合液,分别浸种、浸苗 34h。 播种和定植移栽消毒时不选用受伤的种子、苗,以防药害。 (4)药剂防治:对病区、病株用以上药液开沟灌注病株周围的无病株及喷地上部分的植株。 于 4 月初至 5 月末,9 月初至 10 月末,共进行 5 次左右。 害(1)小地老虎:咬食芽、截断叶柄及根茎。 防治:用毒土、毒饵诱杀。 (2)细辛凤蝶的幼虫黑毛虫:主要咬食叶片。 防治:用 湿性敌百虫喷于叶面。 3、采收、收种子直播的东北细辛,一般 35 年收获入药,育苗移栽地块,34 年收获入药。 一般 8 月份采收。 工细辛采收后,去净泥土,每 10 株 1 把,在阴凉通风处阴干。 不能水洗或日晒。 水洗干后叶片发黑。 根发白。 日晒后叶片发黄,降低气味,影响质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