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涂装工艺内部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的漆膜的一种涂装方法。 • 电泳涂装的分类: ① 按沉积性能可分为阳极电泳 (AED)(工件是阳极,涂料是阴离子型)和阴极电泳 (CED)(工件是阴极,涂料是阳离子型); ② 按电源可分为直流电泳和交流电泳; ③ 按工艺方法又有恒电压法和恒电流法。 15 电泳涂装的发展过程 • 1809年,俄国化学家列斯首先发现了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的现象。 • 1960年,英国的卜内门公司与里兰公司共同研制成功阳极电泳涂料。 • 1963年,福特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完整的电泳涂装线。 • 1969年,美国在电泳涂装线上成功引入超滤技术。 • 1971年,第一代阴极电泳漆在通用汽车公司投入使用。 • 1976年,第二代阴极电泳漆在通用公司成功应用。 • 日本和英国 1977年由美国引进技术后,其汽车涂装从 7879年向阴极电泳涂装转化。 • 80年代中期,美、德、日等开发厚膜型阴极电泳涂料。 • 90年代末,顺应环保法规要求的无铅电泳涂料相继投入应用。 • 目前,阴极电泳涂料已发展到第六代。 16 电泳涂装 • 电泳涂装与其他涂装方法相比较,具有下述特点: ( 1)采用水溶性涂料,以水为溶解介质,节省了大量有机溶剂,大大降低了大气污染和环境危害,安全卫生,同时避免了火灾的隐患; ( 2)涂装效率高,涂料损失小,涂料的利用率可达 90%~ 95%; ( 3)涂膜厚度均匀,附着力强,涂装质量好,工件各个部位如内层、凹陷、焊缝等处都能获得均匀、平滑的漆膜,解决了其他涂装方法对复杂形状工件的涂装难题; ( 4)生产效率高,施工可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大大提高劳动效率; ( 5)设备复杂,投资费用高,耗电量大,其烘干固化要求的温度较高,涂料、涂装的管理复杂,施工条件严格,并需进行废水处理; ( 6)只能采用水溶性涂料,在涂装过程中不能改变颜色,涂料贮存过久稳定性不易控制。 17 电泳涂装 阴 极 电 泳 底 漆 按一次泳涂膜厚 按环保要求 薄膜型 有铅型 厚膜型 无铅型 中厚膜型 节能型 低废气排放 18 电泳涂装 • 电泳涂装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其中至少包括电泳、电沉积、电渗、电解四个过程。 H+ 电泳槽液 + ROH RNHCOO 电解 电渗 电沉积 电泳 阳极: 2H2O4e—O2+4H+ 阴极: 2H2O+2e— 2OH+H2 RNH++OH- ——RN+H2O 19 阴极电泳示意图如下 电泳槽 阳极循环系统 供给去离子水 超滤系统( UF) 袋式过滤器 超滤液去 喷淋系统 阳极 循环泵 20 电泳涂装设备-阳极系统 直流电源 阳极 阳极膜 阳极液 阳极分类 板式阳极 弧型阳极 管式阳极 电场分布不均匀、维护难 电场分布较均匀、易维修 用于底部阳极、易溶解 通电方式 入槽通电 带电入槽 裸露阳极 电场分布均匀、易维修 极液管理 管式阳极为浸入有效面积 板式、弧型浸入正面面积 与工件面积比: 1: 4 ~ 6 阳极面积 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 电泳涂装中使用隔膜阳极是为了维持槽液的酸量平衡 21 电泳漆膜弊病及形成因素 底材粗糙度 机械颗粒 油渍 花斑 磷化渣 条痕 电泳条痕 滴水电导高 电泳粗糙、颗粒 电泳颗粒 电泳花斑 电泳粗糙,影响槽液稳定 电泳缩孔、针孔、花斑 电泳粗糙、桔皮 现 象 导致涂膜弊病 22 • 前处理输送方式 RoDip3与摆杆输送链的对比 23 • PVC喷涂线 • 密封胶。比亚迪汽车涂装工艺内部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