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铜矿开采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年均增长 %,其中 1999—20xx 年年均增长 %,而 20xx—20xx 年,受矿石品位低,劳资纠纷等因素影响,年均增长仅 %,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是主要增加区域。 20xx 年全球铜矿产量为 万吨,增长率为 %,预计 20xx 年全球铜矿产量为 万吨,增长率为 %。 中国 20xx 年中国精炼铜产量 411 万吨,同比增长 %, 而铜精矿产量仅有 7 / 22 96 万吨左右, 同比增长 %, 只能满足精炼需求的 %, 精矿短缺问题依然突出。 行业产品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现状 我国是世界最大铜消费国和生产国,同时铜资源相对短缺。 随着近年来国际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铜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国内 铜精矿 自给率由 1995 年的 80%下降到 20xx 年的 23%左右,每年需进口大量 铜 精矿。 根据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扩大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的原则,可以分析出在 铜精矿和精炼铜进口方面国家依然会持鼓励政策,但对于国内本已严重短缺的精 炼铜,国家已经明确表明限制出口, 如果目前的出口限制政策不能取得实效的话,将会推出进一步严厉的限制出口政策。 铜 精矿主要出口国: 智利、秘鲁、美国、印尼、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铜 精矿主要进口国: 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等。 进口产品 数量及价格走势 20xx 年我国进口铜矿砂 万 吨,价值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 %和 %;进口平均价格 20xx 美元 /吨,上涨 3%。 图表 22 20xx 年我国铜矿砂进口月度量价走势图 8 / 22 主要进口市场为智利、秘鲁和澳大利亚。 20xx 年我国自智利进口铜矿砂152 万吨,增长 %;自秘鲁进口 94 万吨,下降 %;自澳大利亚进口 万吨,增长 %。 三者合计占同期我国铜矿砂进口总量的 58%。 图表 23 20xx 年上半年 铜矿石 进口情况 数量(万吨) 同期增幅 价值 (亿美元) 同期增幅 平均价格 (美元 /吨) 同 期增幅 % % 1013 % 智利、秘鲁和澳大利亚 仍 为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20xx 年上半年中国自智利进口铜矿砂 62 万吨,下降 %;自秘鲁进口 55 万吨,增长 11%;自澳大利亚进口 万吨,增长 %。 自上述三者合计占同期中国铜矿砂进口总量的 %。 客户需求结构 产品分类的目标市场 铜矿石的 目标市场、终端消费群 为冶炼行业。 铜产品的消费结构如下图 图表 24 铜产品在行业的分布 行业 电力 空调 冰箱 交通 运输 建筑 电子 其他 比例 53% 10% 2% 9% 2% 6% 18% 供需矛盾 从冶炼产能来看, 20xx 年底中国粗炼产能 335 万吨 /年,精炼产能 526 万吨 /年, 而 20xx 铜精矿产量仅有 96 万吨左右 ,即便 20xx 年全球铜精矿恢复正常生产,预计中国原料的供应缺口或仍将存在,铜矿的供应问题仍将持续影响铜价。 我国铜冶炼行业所需的铜精矿中,国内 铜 矿产 能 只能满足 20%的现有冶炼能力,有 70%的铜精矿依赖进口。 行业 市场竞争 行业集中度 9 / 22 我国铜矿资源主要控制在江西铜业、云南 铜业、 紫金 矿业 、中国黄金 等国有大型企业手中。 图表 25 国内主要铜矿企业的铜矿资源储量 序号 公司名称 铜资源储量 (万吨) 营业收入 (亿元) 占国内铜资源 相对比例 企业性质 1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1900 517 % 国营 2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62 209 % 国营 3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800 187 % 国营 4 云南铜业集团公司 750 % 国营 5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535 176 % 国营 6 金 川集团有限公司 343 % 国营 7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195 % 国营 8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1 % 国营 9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150 1730 % 国营 10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85 188 % 国营 图表 26 部分企业的铜矿分布 序号 公司名称 主要矿业公司 1 江西铜业 德兴铜矿、永平铜矿、武山铜矿、四川康西铜矿等 2 云南铜业 玉溪矿业、云南金沙矿业、凉山矿业 、云南楚雄、云南迪庆 等 3 紫金矿业 阿舍勒铜矿、多宝山铜矿、紫金山金铜矿、德尔尼铜矿等 地区分布 我国的铜工业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云南及河北、安徽等地区,截至20xx 年 11 月底,我国共有规模以上铜矿采选企业 244 家。 图表 27 铜矿企业分布情况 排序 省份 企业数量 排序 省份 企业数量 1 安徽 43 6 江西 19 2 云南 33 7 广西 9 3 内蒙 25 8 甘肃 9 4 湖北 23 9 陕西 8 5 四川 21 10 新疆 8 我国铜矿采选企 业分布最多的是安徽省,为 43 家,占全国的 18%,随后 10 / 22 是云南、内蒙、四川、湖北和江西,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 18%、 14%、10%、 9%和 9%,这六大铜矿采选省份约占全国的 68%。 不同国家 铜矿供需关系 从各国的铜精矿供求关系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本国铜精矿产量和消费量均较大,但仍有较大量的过剩。 这类国家主要是铜资源开采量较大的美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尤其是南美地区的智利、秘鲁等; 第二类是冶炼产能大 (铜精矿需求量大 ),但本国的铜精矿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根本就不生产铜精矿,因而需大量进口 铜精矿。 这类国家主要分布于铜需求相对集中的亚洲和欧洲地区。 其中缺口最大的是日本,铜精矿供应全部依靠进口,其次为中国 、 印度。 第三类是国内的铜精矿生产规模较大,同时冶炼产能也比较配套,基本达到自给自足,铜精矿供求基本平衡。 比较典型的代表是 俄罗斯 、波兰和非洲的赞比亚等。 铜矿采选业成本发展趋势 铜矿品位含量低造成的投资成本过高。 以中国每年自产铜精矿的速度与探明储量来计算,中国铜矿的静态保证年限约 43 年,还高于全球 35 年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自产铜精矿增产却相对缓慢,主要原因除了铜矿投资规模大、投资 周期长外,更重要的是中国铜矿品位含量低造成的投资成本过高。 新矿藏发现率下降和勘探开支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用于衡量有开采价值的铜最低品位标准将呈下调趋势,过去的废石,可能变成了今天的矿石。 现在的贫矿,将来可能被视为富矿;现在没有开采价值的保有储量,将来也可能得到开发。 但这样的开采要结合大量的科技创新,需要更为复杂的扫选将粗精矿提炼达到富矿的标准,这个采矿、选矿过程需要工艺不断改进和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这无疑会改变过去的成本结构,增加大量的研发成本。 11 / 22 第 三 章 国家政策及行业影响因素 行业 准入 及限制政策 行业准入条件 铜矿采选业属 采矿业 , 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 另外,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企业进入本行业,必须依法申请并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探矿证和采矿权。 行业规模限制 图表 31 铜矿及主要有色金属矿 业生产建设规模一览表 矿种类别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级别 最低生产建设 规模 计量单位 /年 大型 中型 小型 铜 矿石万吨 ≥100 100- 30 30 3 万吨 /年 铅 矿石万吨 ≥100 100- 30 30 3 万吨 /年 锌 矿石万吨 ≥100 100- 30 30 3 万吨 /年 钨 矿石万吨 ≥100 100- 30 30 3 万吨 /年 锡 矿石万吨 ≥100 100- 30 30 3 万吨 /年 铝土矿 矿石万吨 ≥100 100- 30 30 6 万吨 /年 镍 矿石万吨 ≥100 100- 30 30 3 万吨 /年 工业要求 下表 是根据我国一些已知铜矿床工业指标总结出来的一般要求。 图表 32 铜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项 目 硫化矿石 氧化矿石 坑采 露采 边界品位 铜( Cu) % ~ 最低工业品位 铜( Cu) % ~ 最低可采厚度(米) 1~2 2~4 1 夹石剔除厚度(米) 2~4 4~8 2 上表中最低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的确定,与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和采矿方法等因素有关,要区别不同情况而定。 一般缓倾斜、低品位、大规模采矿方法(崩落法、大电铲露采法)比急倾斜、高品位、小规模的采矿方法(充 12 / 22 填法、浅孔留矿法)要求要大些。 为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对多金属矿 床要研究、制订综合工业指标。 当伴生组份品位达到参考表二所列含量时,要认真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作出综合评价。 图表 33 铜矿床伴生有益组份评价参考表 元素 铅 锌 钼 钴 三氧化钨 锡 镍 铋 含量 % 元素 金 银 镉 、 硒 、 碲 、 镓 、 锗 、 铼 、 铟 、 铊 含量 > % 探矿权与采矿权 审批权限 探矿权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xx]28 号)第一款勘查第四条 规定: 铜矿产勘查投资大于 500 万元人民币(含)的勘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颁发勘查许可证,其余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勘查许可证。 采矿权 铜矿床储量规模为大型(含)以上的,由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许可证,其余授权省级人 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 对采矿权申请人资质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