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国学欣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个标准,即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专业是能力的体现 ,但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态度 ,比态度更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忠诚度 . 14 孔子 孔子家语 诵诗读书 ,与古人居。 读书诵 ,与古人谋 . 君子不可不学 , 见人不可不饰 . 至诚之至 ,通乎神明 . 则好学而不厌 ,好教而不倦 . 良药苦口 ,利于病。 忠言逆耳 ,利于行 .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 15 孟子 无为而治  无为而治 : 道家流派 , 最精髓部份  读 音 : w w233。 i 233。 r zh236。  解 释 :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 治:治理。  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 张 ,不做丝毫改变 .  后泛指以德化民。 16 孟子 【 出 处 】 《 论语 •卫灵公 》 : “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  “ 无为 ” 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 使 “ 无为而治 ” 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 《 老子 》。 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 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 “ 无为而治 ” 的理论根据是 “ 道 ” ,现实依据是变 “ 乱 ” 为 “ 治 ” ; “ 无为而治 ” 的主要内容是 “ 为无为 ” 和 “ 无为而无不为 ” ,具体措施是 “ 劝统治者少干涉 ” 和 “ 使民众无知无欲 ”。 17 孟子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 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果然不负众望, 13年後平息了洪水。 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18 孟子 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 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 “ 音乐之本,贵在能和。 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孔子赞叹道: “ 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 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