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设备制造行业报告-设备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 二 、 风电技术和设备 概述 风 能发电技术 及简单原理 风电设备行业报告及相关公司分析 5 风能是一种干净的、储量丰富、可再生的能源。 风能发电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独立运行;二是风力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 (如柴油机发电 )相结合;三是风力并网发电。 由于并网发电的单机容量大、发展潜力大,故 目前所采用的 均 是 并网发电。 ( 1) 小型独立风力发电系统 小型独立风力发电系统一般不并网发电,只能独立使用,单台装机容量约为 100瓦- 5千瓦,通常不超过 10千瓦。 于我国 90年代中期电网并网前使用, 它的构成为:风力发电机+充电器+数逆变器 (如图 1所示)。 风力发电机 一般 由机头、转体、尾翼、叶片组成。 叶片用来接受风力并通过机头转为电能;尾翼使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的风能;转体能使机头灵活地转动以实现尾翼调整方向的功能;机头的转子是永磁体,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 因风量不稳定,故小型风力发电机输出的是 13~ 25V变化的交流电,须经充电器整流 (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 ,再对蓄电瓶充电,使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 然后用有保护电路的逆变电源 (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 ,把电瓶里的化学能转变成交流 220V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 图 表 2 小型风力发电机机组解剖图 图 表 3 小型风力发电机机组 实物图 ( 2) 并网风力发电系统 现代 使 用比较 普遍的 是 并网风力发电设备,相对于小型风力 发电机的区别是没有蓄电风电设备行业报告及相关公司分析 6 池,而是通过逆变器直接将所产生的电并入电网。 风力发电技术根据 风力机转速是否可变分为“恒速恒频”和“变速恒频” 2种 (如图表 4所示),其中 “恒速恒频”技术中风力机的叶轮转速始终保持不变以达到标准的频率、电压等电力要求,该技术只能在某一风速下实现风力机最大风能利用;“变速恒频”技术中风力机的叶轮转速可随风 速的变化而变动,可实现在各种风速下风力机都能获得最大的风能利用。 由于恒速恒频的发电效率低,平均利用率在40%左右,而变速恒频的利用率在 80%左右,因此变速恒频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比较实 用的“多级变速”发电技术,即 风力机的叶轮能在几个转速点转动,该技术把风速分为几个范围,不同范围的风速对应几个叶轮转速点,可实现在几个风速下风力机获得最大的风能利用,并输出频率恒定的电能。 图表 4 主要风力发电机特性比较 风电设备行业报告及相关公司分析 7 风电设备行业报告及相关公司分析 8 一部典型的风力发电机多为水平轴式, 包括叶片、轮毂(与叶片合称叶轮)、机舱罩、齿轮箱、发电机、塔架、基座、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装置等。 其工作原理是:当风流过叶片时,由于空气动力的效应带动叶轮转动,叶轮透过主轴连结齿轮箱,经 过齿轮箱(或增速机)加速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目前也有厂商推出无齿轮箱式机组 (直驱式) ,具备低风速时高效率、低噪音、高寿命、减小机组体积、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等诸多优点 ,但成本相对较高。 图表 11 传统风力发电机与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示意图 图表 12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结构 风电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技术发展趋势是 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变桨变速恒频型风电机取代恒速恒频型风电机 ; 发电机驱动方式由直驱式和混合式取代双馈式 ;海上风电技术兴起。 风电设备行业报告及相关公司分析 9 首先,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 安装大容量机组能够降低风电场运行维护成本,降低整个风力发电成本,从而提高风电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随着现代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朝着提高单机容量,减轻单位 kW重量,提高转换效率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上世纪 90年代, 600kW风机占据风机市场的主流。 到 20xx年,新装机的风电场,基本上以MW级以上的风机为主, 20xx年平均单机容量达到 1400kW, 20xx年增大到 1715kW,到 20xx年,MW级以上单机装机容量约占当年整个装机容量的 75%。 20xx年 9月,在德国安装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单机容量的风电机组,这就是由德国 Repower公司生产的 5MW风电机组。 预计到 20xx年,还将开发出 10MW的风电机组。 其次, 变桨变速恒频型风电机取代恒速恒频型风电机。 随着风电技术以 及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大多风电机组开发制造厂商开始使用变速恒频技术,并结合变桨距技术的应用,开发出了变桨变速风电机组,并在市场上快速推广和应用。 20xx年和 20xx年,全球所安装的风电机组中,有 92%的风电机组采用了变速恒频技术,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渐提高。 第 三 , 发电机驱动方式由直驱式和混合式取代双馈式。 无齿轮箱的直驱方式能有效减少由于齿轮箱问题而造成的机组故障,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可大大减少维护成本,受到了市场的推崇。 德国 20xx年上半年安装的风电机组中,采用无齿轮箱系统的机组占了 %。 第 四 ,海上风电兴起。 与陆地相比,海上风能更丰富,风速更高更平稳,空气密度也比较高,发电量比陆地高出 20% 40%。 随着风电的迅速发展,陆上风力发电在一些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的地方出现了瓶颈。 而近海空气密度高,风速平稳,风资源丰富且容易预测。 因此,德国、丹麦、西班牙等风力发电强国都在向海上发展。 风电设备 及零部件 对一个风电场来说, 风机机组占风电场建设成本的 70%(如图 13所示)。 目前一台装机容量 850千瓦的进口变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售价约为 700900万元;国产 600千瓦风机售价约为 300400万元左右,比进口机组的千瓦造价便宜 2030%以上。 据调查,我国国产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价格通常在 /千瓦。 图 13 风电厂建设成本结构 一台风电设备有 1819 个零部件,其中主要有 :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 在全部国产化的条件下,它们 占整机造价的比重分别约为: 2030%、 1417%、 57%。 此外还有 偏航系统、控制系统、钢塔或塔筒 (15%左右 )等(如图 14 所示), 受益于整机的需求旺盛,风机零配件制造的发展潜力巨大。 图 14 风电机组成本结构 风电设备行业报告及相关公司分析 10 中国在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的配套方 面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如 叶片、发电机、齿轮箱等几种关键部件,尽管国内企业做得相对好一些,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吃紧。 总的来看, 紧缺部件的排序为:轴承、电机、叶片、齿轮箱、控制系统、变频器等。 其中,缺口最大的是轴承和控制系统。 三、全球。风电设备制造行业报告-设备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