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轮动模型内容摘要:
风格轮动模型 请 数量化选股模型 2009 年 07 月 27 日 风格轮动模型 z 风格轮动投资组合的选择。 我们分别根据市值和 来划分投资组合,构建大 /中/小盘,以及高 /中 /低 合。 每半年调整一次组合样本。 选择市值最大的 100 只作为大盘股组合,市值最小的 200 只作为小盘股组合,市值居中的 200 只为中盘股组合。 选择 高的 100 只, 小的 200 只, 中的 100 只形成 合。 z 影响市值组合轮动的因子。 在 型的基础上,我们又研究了诸多其他因子的组合对轮动的影响。 最后发现,市场收益、大小盘组合收益风险价差、高低 合收益风险价差、滞后 1 期及 2 期的 100 个交易日的上证综指波动率能够最好的解释市值组合的收益,从而有效预测赢家组合来决定轮动策略。 z 影响 合轮动的因子。 同样基于 型,我们发现对 合收益解释最有力的因子组合为: 因子,低、中 合的历史市净率,低、高 合的历史市盈率。 z 轮动模型的构建。 我们采用 构建模型。 采用最优参数为 96 期的历史基准期,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到每种组合对于相应因子的系数。 时间窗口进行月度滚动, 即每个月进行一次新的参数估计, 通过更新的参数, 在 预测每种组合在一个周期内成为赢家组合的概率。 选取概率最大的组合作为下一期的投资组合。 如果投资组合发生轮动,计入交易费用 z 市值组合的轮动效果: 我们分别尝试利用不同的历史基准期进行预测,发现通过 96个历史基准期,在 28 个月度预测期内,三种组合轮动的预测准确率达 68%。 在预测期内,轮动策略的累计收益(计入交易费用后)可高达沪深 300 指数累计收益的15 倍。 z 合的轮动效果。 同样基于 96 个历史基准期,对 28 个月度数据进行预测, 4%,累计收益超越沪深 300 约 10 倍。 由于 种组合的收益不像市值组合的收益那样存在较大的差距,轮动策略的效果不如市值组合。 量化选股 相关研究 金融工程助理分析师 郑雅斌 电 话: 021融工程首席分析师 胡倩 电 话: 021量 化化 研研 究究 请 目 录 1. 风格轮动投资策略的理论背景 . 不同风格组合的构建 .过市值进行风格划分 .过市净率进行风格划分 .格组合的其他划分方法 . 影响风格轮动的因素和轮动模型的构建 .格轮动模型的构建思想 .响风格轮动的因素 .型构建 . 轮动策略实证效果 .资市值风格组合 .资依据市净率划分的组合 . 量化研究 2 图目录 图 1 合强弱,市值组合强弱 . 2 大中小盘轮动策略收益与组合买入并持有收益的比较(预测 28 个月度数据) . 3轮动策略收益与指数收益比较(预测 28 个月度数据) . 4大中小盘轮动策略收益与组合买入并持有收益的比较(牛市) . 5大中小盘轮动策略收益与组合买入并持有收益的比较(熊市) . 6高中低市净率轮动策略收益与组合买入并持有收益的比较(预测 28 个月度数据) . 7轮动策略收益与指数收益比较(预测 28 个月度数据) . 8高中低市净率轮动策略收益与组合买入并持有收益的比较(牛市) . 9高中低市净率轮动策略收益与组合买入并持有收益的比较(熊市) .目录 表 1 大中小盘组合的样本股市值范围 . 2 高中低 合的样本股 围 . 3 因子对市值组合的预测效果 . 4 三因子, 市值组合的预测效果 . 5 三因子, 市值组合的预测效果 . 6 三因子, 动率 对轮动效果的比较 . 7 三因子, 动率 对市值组合的预测效果 . 8 因子对市净率组合的预测效果表 . 9 三因子, P/B, P/E 对市净率组合的预测效果 . 量化研究 3 1. 风格轮动投资策略的理论背景 风格投资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股票收益的可分解性及可预测性。 经过海外的长期实证研究,通过对风格组合的收益走势进行预测并制定有效的轮动策略, 可以达到可观的资产超额收益。 学术界关于风格投资理论比较著名的是 1992)。 他们提出的 因子模型,在 基础上加入了两个因子对股票收益进行更有力的解释。 型将股票按照其市值规模以及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率(市净率的导数)进行风格的划分,分别得到大盘 /小盘股,价值 /成长股。 该模型通过三个因子来解释股票的超额收益:市场的风险收益,大盘 /小盘股的风险价差,价值 /成长股的风险价差。 股票的超额收益可以分解为: 123it i i t i t i t =+ + + + 市场收益无风险收益 小盘股收益大盘股收益 价值股收益成长股收益 上述分解中的系数可以通。风格轮动模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