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析师评级的数量化选股策略-港股实证及投资绩效研究内容摘要:

基于分析师评级的数量化选股策略-港股实证及投资绩效研究 1 数量化选股研究 2008年 6 月 13 日基于分析师评级的数量化选股策略 港股实证及投资绩效研究 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 胡倩 电 话: 021衍生品分析师 周健 电话: 021金融工程高级分析师 姜金香 电话: 021随着 放开,国内投资者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到了包括香港市场、美国市场在内的全球股市。 但是,相对于 A 股市场,外围市场存在地域阻隔、制度差异、历史变更等诸多研究上的不利条件。 与此同时,成熟市场的分析师队伍却有着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分析历史。 这将为我们了解外围股市提供有利的帮助。 本文试图以港股为例,通过跟踪分析师对香港市场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来构建港股的数量化选股模型,以期建立有效的数量化投资标的或初步确定重点的研究对象。 相关研究结果如下: z 随着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关注港股的经纪行数量不断增长,覆盖面也越来越广,2007 年四季度,香港市场上的分析师覆盖了 471 家上市公司,占到了同期上市公司数量的 总市值的 这表明,从某种程度上看,分析师普遍关注大市值的公司。 z 基于分析师与上市公司之间关系的长期维护或投行业务的开展,分析师在确定评级结果时一般较为谨慎,不会轻易给出卖出评级。 z 我们跟踪了分析师变更评级以及首次发布评级的所有样本,结果显示:调高评级的股票普遍获得了正向的超额收益率,而调低评级的股票则获得了负向的收益率。 z 分析师评级结果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无论是平均收益率还是平均超额收益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基本随着分析师推荐意愿的递减而递减。 z 被覆盖公司与未被覆盖公司不同的收益率状况再次显示了分析师评级结果的有效性。 被覆盖公司不仅获得了正向的收益率, 也获得了高于未被覆盖公司的收益率,以扣除行业收益率后的超额收益率为例,而未被覆盖公司的超额收益率则为 z 持有策略对收益有显著影响。 我们分别统计了买入并始终持有直到分析师评级改变或超过有效期、买入并持有 1 个月以及买入并持有 3 个月的投资收益情况。 结果发现,买入并持有 1 个月的收益率最好,其次为买入并持有 3 个月。 z 分析师的评级作为一种事件,对市场的影响力随时间的推移呈衰减态势。 给与我们的提示是,以次为依据建立投资组合或确定股票池,必须随时跟踪分析师的评级结果,及时更新信息。 z 在允许卖空的香港市场上, 可以采取双向的空头和多头策略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分析师推荐买入的股票组合具有正向的超额收益,而推荐卖出的股票组合则具有负的超额收益率,我们可以采取买入投资组合 1,卖出投资组合 5 的策略来获得最大的超额收益率。 量量 化化 研研 究究 量化选股 2 量化研究 目 录 1研究背景 . 4 2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 4 3. 模型构建 . 7 资组合构建及收益衡量 . 7 资组合变换状况 . 8 4. 投资评级变更的收益分析 . 9 资评级变更的收益分析 . 9 资组合收益分析 . 9 同投资策略下的投资组合收益分析 . 10 3 量化研究 图目录 图 1 各年份评级结果分布 . 7 表目录 表 1 分析师覆盖公司状况及评级结果的描述统计 . 5 表 2 分析师评级结果的转移矩阵 . 6 表 3 分析师评级调整后的超额收益率( %) . 9 表 4 不同投资组合的收益状况 . 10 表 5 持有 30 天策略下不同投资组合描述性统计结果 . 11 表 6 持有 90 天策略下不同投资组合描述性统计结果 . 11 表 7 不同持有策略下投资组合的收益状况( %) . 12 4 量化研究 随着 放开,国内投资者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到了包括香港市场、美国市场在内的全球股市。 但是,相对于 A 股市场,外围市场存在地域阻隔、制度差异、历史变更等诸多研究上的不利条件。 与此同时,成熟市场的分析师队伍却有着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分析历史。 这将为我们了解外围股市提供有利的帮助。 本文试图以港股为例,通过跟踪分析师对香港市场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来构建港股的数量化选股模型,以期建立有效的数量化投资标的或初步确定重点的研究对象。 1研究背景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繁荣,证券分析师队伍也日益壮大并日趋专业。 证券分析师的专业判断是否具有有效的投资价值,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有研究显示,在1986期间,证券分析师强烈推荐买入的股票获得了 收益率,而分析师强烈推荐卖出的股票仅获得了 收益率 1。 事实上,我们也认为,专业分析师长期对上市公司的跟踪和分析,能为投资提供有效的支撑。 因此,我们跟踪经纪行数百名分析师自 2003 年以来对香港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重点考察不同评级结果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情况,以此来判断分析师评级的有效性,并以此构建港股的数量化投资组合或者确定重点的港股研究标的: 文章的创新处和意义在于: 第一, 对于交易品种繁多而研究又明显受地域文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的海外市场,如香港市场,在国内资本市场初步开放,而分析师人才配备明显欠缺的情况下,海外市场分析师队伍的存在是了解海外交易券种的一个有利途径。 第二,尽管成熟市场如美国等对分析师评级绩效的考核和跟踪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在香港市场( 要面对的市场)相关研究还没有有效进行。 本文首次分析并检验了香港市场上分析师分析评级结果的有效性。 第三,借助可靠的数据依托,建立初步的选股模型无论对于数量化投资还是确定重点公司研究都具有良好的效应。 借助数量化工具,为我们研究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2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我们提取了路透自 2003年以来 84家经纪行对有评级记录的 644家港股的评级结果,共 19048 条记录。 每条记录包括证券代码、经纪行名称、评级日期、标准化评级结果 2、公司行业属性以及经纪行的评级结果和评级描述。 我们从 2004 年起, 分季度对香港上市公司及分析师覆盖的公司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统计结果见表 1。 12001, 路透将经纪行的评级结果分为 1,分别代表买入( ,增持( ,持有( ,减持( 卖出(。 5 量化研究 表 1 分析师覆盖公司状况及评级结果的描述统计 每家公司的经纪行覆盖数 每家经纪行覆盖的公司数 时间 上市公司数 分析师覆盖公司数 数量比重 (%) 市值比重 (%)中值 中位数 中值 中位数 经纪行数 平均评级3200493 9 42 00490 305 5 42 004011 294 6 43 004024 304 5 43 005042 308 5 42 005050 311 4 42 005064 327 9 41 005074 334 .5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