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人工栽培的技术内容摘要:

甘草人工栽培的技术 名甜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其根茎入药,应用广泛。 近年日本等国家的医学工作者发现,甘草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率高达 98,具有较强免疫功能。 现介绍人工栽培甘草技术:一、栽培方法。 1、选地整地:甘草多生在干燥的钙质土中,喜干燥而耐寒,故宜选在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质土壤地种植。 这种地主根易往下伸长,根条直、粉质多。 地选好后,选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作底肥,然后深翻 60米,耙细整平,打成 1宽的畦。 2、繁殖:有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春播在谷雨前后,秋播在立秋至白露间,但秋播比春播好。 甘草种子外皮有层胶质,不易吸水,播种前须先用 40水浸泡 3 天左右,并经常换水,使种子充分吸胀。 然后按行距 20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 3 厘米,稍加压实、浇水,上面盖以草帘保持湿润,发芽后立即去掉。 每亩用种子 25 公斤左右。 甘草的种子繁殖能否达到满意效果,播种前后必须注意:一是做好深耕整地,蓄水保墒,扩大根系活动的空间。 二是适时早播、抢墒播种或早播等雨,及时利用土壤水分,促进生根发芽,增长生长时间。 三是施足基肥,利于日后加速幼苗生长。 四是具体操作上严格把握播种深度。 这是出苗、保苗的关键。 根茎繁殖是选择生长多年,根部不定芽多的植株,于春季或秋季挖出,粗根入药,细根茎剪成 15 厘米。 每节有 1芽,边挖边剪边栽。 按行距 60米开 15 厘米深的沟,将剪好的根茎按株距 15 厘米顺沟平放,覆土压实。 二、田间管理。 待苗出齐后,过密可间苗。 整个生长期,应注意松土除草。 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 1。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锈病,多在 5发生,可用03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 2、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可用 12000 的乐果乳剂喷洒,地老虎可采用毒饵诱杀。 四、采收加工。 甘草生长年限较长,采收时间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生长和管理情况而定。 一般用种子繁殖的 3采收,根茎繁殖的 2采收。 采收一般在春、秋季进行,芒种甘草苗出土前或白露地上茎叶枯萎后,均可采挖。 由于采挖时间不同在质量上也有差异,秋季采挖的质坚、体重、粉质足、质量好。 采挖时,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沙(忌用水洗泡),趁鲜加工。 先从主根上切去支根、须根,再把上部的疙瘩刮掉,按根条粗细长短,分成大、中、小等级进行晾晒。 晒时要防雨,以免受潮发霉变质。 晒至半干,捆成小把,继续晒到全干即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