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在上证综指日数据K线识别预测上的应用内容摘要:

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在上证综指日数据K线识别预测上的应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神经网络算法应用系列报告之二 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在上证综指日数据 K 线识别预测上的应用 金融工程助理分析师 丁鲁明 电 话: 021融工程首席分析师 胡倩 电 话: 021y 本文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分析指数走势并构建择时模型。 股票市场分析,可以分为:政策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三种类型,本文尝试使用数量化方法进行技术分析。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市场择时,研究对象则是股票市场的量价数据。 我们将尝试寻找 K 线组合中蕴含的一些潜在规律,并对未来市场的运行趋势给出一个大致的判断,从而达到预测市场短期涨跌的目的。 y K 线组合模式识别使用了自组织竞争型神经网络算法。 人们通过大量的生理学实验发现,人的大脑皮层中存在着许多完成特定功能的网络区域。 在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网络区域中,不同部位的若干神经元对含有不同特征的外界刺激同时产生响应。 我们使用的竞争性神经网络算法可自动发现输入数据的类似度, 将相似的输入配置在网络中相近的地方,即对应于输入数据,构成有选择地反应的网络算法。 y 模型构建的交易策略均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扣除交易费用后仍有较大超额收益。 模型构建了以获取超额收益为主要目标的交易策略 A, 以获取绝对收益为主要目的的交易策略 B,结果显示策略对基准指数( 50%上证综指 +50%中债指数)的 4 年累计绝对收益分别为 和 ,分别超越同期基准指数达 和 于换手比例较低,扣除单边 易费用后的超额收益仍旧有 ,超额收益明显。 y 模式整体识别率不高,相对而言,预测上涨比预测下跌准确率更高。 我们的策略 050 期样本外数据中,共发出 126 次的卖出信号,信号占比 12%,策略 A 的199 期预期下跌交易日中,实际下跌占比 相对的,策略 B 共发出 330 次买入信号,信号占比 31%,在策略 B 的 448 期预测上涨交易日中,高于策略 A 的下跌准确率占比。 y 实证模型总体表现良好,后续研究将围绕图像识别和高频数据模式识别等领域。 本文最后给出了最近 4 年来的一些典型的上涨和下跌的 K 线组合。 实证结果显示,基于模式判别模型的交易策略获取了一定的超额收益, 并且将交易费用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模型的识别比例不到 40%,大约 5 个交易数据中仅有 1可以判别。 后续研究将尝试 K 线组合的形态和图像,突破目前 11 个日 K 线数据组合的限制,以提高 K 线模式识别比例,同时我们还将尝试神经网络算法在高频数据模式识别上的应用。 量化研究 定定 量量 研研 究究 2009 年 08 月 14 日 定量研究 2目 录 . 应用 络的上证综指 K 线组合形态识别算法 .据去趋势化 . 线组合的模式识别 .跌预测 .证及预测效果 .录 :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录 经网络 .录 组织神经网络模型( 法) . 定量研究 3 图目录 图 1 原始 K 线数据形态 . 2 标准化后的 K 线数据形态(模型实际输入数据) . 3 策略 A 累计收益同基准指数对比 . 4 策略 A 对基准指数( 50%上证综指 +50%中债指数)的相对强弱指数 . 5 策略 B 累计收益同基准指数对比 . 6 策略 B 对基准指数的相对强弱指数 . 7 上升趋势中的加速上攻 K 线组合标准化形态 1(模式 187) . 8 上升趋势中的加速上攻 K 线组合实例, 式 187) . 9 上升趋势中的加速上攻 K 线组合标准化形态 2(模式 369) . 10 上升趋势中的加速上攻 K 线组合实例, 2005 年 7 月 29 日(模式 369) . 11 下降趋势中的加速下跌 K 线组合标准化形态 1(模式 16) . 12 下降趋势中的加速下跌 K 线组合实例, 2005 年 1 月 26(模式 16) . 13 下降趋势中的加速下跌 K 线组合标准化形态 2(模式 305) . 14 下降趋势中的加速下跌 K 线组合实例, 2005 年 7 月 7 日(模式 305) . 15 自组织竞争型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目录 表 1 策略 A 示例 . 2 策略 A 示例 . 3 策略 A 相关属性 . 4 策略 B 相关属性 . 定量研究 4 股票市场分析,可以分为:政策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三种类型。 本文研究对象是市场择时模型,研究方法是以股票市场的量价关系为出发点的技术分析方法,我们试图寻找 K 线组合中蕴含的一些潜在规律, 并尝试对未来市场的运行趋势给出一个大致的判断,达到预测市场短期涨跌的目的。 首先,什么是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以价格为中心,以市场的供求关系为基础,认为“供过于求”股票价格就会跌; “供不应求”股票价格就会涨,以选择正确的投资时机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