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栽培的技术内容摘要:

甘草栽培的技术 用部分即为根及根状茎。 其含有 511%的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其次有黄酮类化合物甘草甙、甘草甙甙元、异甘草甙、异甘草甙元等。 性平味甘,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是诸多中药方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药。 (1)选地整地。 甘草喜干旱气候,适宜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可达到粉质多,纤维少,甜味浓,品质好。 秋季深翻 30右,结合深翻亩施优质农肥 40005000素 20钙 50耱整平,待翌年栽种。 (2)播种栽培。 甘草种子和根状茎都可做为播种材料。 种子繁殖。 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春季土壤消融解冻后即可播种,大约在 34月间,如春旱严重可在夏季雨后播种,在秋冬之际,土壤封冻前播种,以使种子在土壤中休眠越冬,翌年气温回升后发芽出苗。 种子在播前要进行机械研磨,破损种皮,保证出苗。 播时多采用条播,行距 3050深 35后耱平覆土,亩播量 果种子发芽率低,要视其情况加大播量。 育苗时,播量可增加到 56它方法同前。 根茎繁殖。 宜在春秋季采挖甘草,选其直径 1右的幼年根茎,截成 15段,每段带有 12 个腋芽,播时开深 5右的沟,沟距 3050根茎平摆顺放于沟内,段间距 710土镇压后即可,每亩用种秧 751003)田间管理。 在小苗长出 3 片真叶时,进行一次间苗,以疏散开小苗,在 5片真叶时定苗,株距 15右。 生长期适时松土除草。 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涝,防止烂根。 生长期结合降雨追施氮磷复合肥 3050。 甘草的主要病虫害为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 可根据田间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秋季适当培土,以利越冬。 (4)采收。 种子繁殖 34 年,根茎繁殖 23 年收获。 秋末冬初及春季萌芽前均可采挖。 以秋季采挖者为佳,甘草酸含量高,质坚。 甘草挖出后去净泥土,除去茎基,枝杈,须根,截成适量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扎成小捆,再晒至全干,即可贮藏销售。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