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考研政治时政部分真题完全剖析(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后的问题有三个内容:一是材料提出的观点是什么,由材料与材料的出处可知,材料中提 二是材料中提出的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是为美国的单边主义提供理论支持, 三是要运用哲学辩证思维来论述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这种趋势的 进程是长期的、曲折的。 9. 工业国强加给进口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高贸易壁垒,再加上它们对农业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商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了。 贸易的这种扭曲 摘自世界银行:《 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 》, 20xx 年世界 1/6 的人口生产了全部商品和服务的 78%并获得 78%的世界收入 —— 平均每天 70 美元。 而世界人口有 3/5 生活在 61 个最贫困的国家,他们只获得总收入的 6%—— 每天不到 2 美元。 但是,他们的贫困不限于收入方面„„世界各国能否一起努力来减少极端贫困人口 ?这是 21 摘自世界银行:《 20xx 当面临资源短缺、人口迁移和贫困时,其结局无可避免地是冲突和不稳定。 摘自英国《 观察家报 》, 20xx 年 7 月 16 日 (1)为什么说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会“使最贫困的国家受 (2)从发展与和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南北差距拉大、南方贫困会引起世界的 (3)运用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分析解决南北问题的正确途径。 (20xx 年第37 题Ⅱ ) 参考答案 (1)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是南北经济关系不平等的一种反映。 由于发达国家竭力维护历史上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依附于发达国家,遭受其剥削和控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受到极大的伤害。 (3 分 ) (2)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的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霸权主义是建立在南北力量严重失衡的基础上的。 经济上的落后与贫困是引起冲突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南北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4 分 ) (3)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南北矛盾中,发达国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此,发达国家在解决南北问题中负有主要责任,应切实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3 分 ) [] [] 这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题,要求运用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来分析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重大问题之一:南北关系问题。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即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以及《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三章的“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针对第一问,考生首先要指出“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反映了南北经济关系的不平等,其次说明这一“扭曲”形成的历史根源 (旧的国际分工体系 )及 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伤害” (发达国家长期控制、剥削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因贫困落后长期依附于发达国家 ) 针对第二问,考生应首先回答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接着分析和平与发展的相辅相成关系,说明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与贫穷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消极影响,并由此指出南北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南方国家不发展,既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所以,南北问题是和平与发展 针对第三问,考生首先要明确,这里的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具体是指什么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 );其次,运用此 原理来分析南北矛盾及其解决,不难看出,南北矛盾主要是发达国家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发达国家是南北矛盾的主要方面。 可见,解决南北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发达国家要切实帮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近五年考研政治时政部分真题完全剖析 (5)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分析题( 1012) 10. 材料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贫血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 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 》第一集 材料 2 《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 摘自《 人民日报 》 20xx 年 7 月 17 日 材料 3 中国于 1988 年 12 月 6 日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以来,在联合国安理会历次采取维和行动解决冲突的票中,大多投赞成票;在有的问题上投了否 20xx 年,安理会多次审议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冲突问题,通过了第 129 129 13 1320 号决议。 中国参加了有关磋商并对所有决议投了赞成票。 中国在有关磋商中表示支持秘书长提出的维和建议,希望建议有的效实施能够促进双方已达成《 停止敌对行动协定 》的执行,推动埃厄两国早日政治解决争端。 1996 年 12 月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向危地马拉派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 12 月 29 日危地马拉邀请台湾“外交部长”参加停火协议签字仪式,把台湾卷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且对中国代表的严正抗议不予回应。 在表决时,中国代表投了否决票,并表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 能损 20 世纪 90 年代初,格鲁吉亚发生民族冲突,联合国派出了维和观察团。 1996 年 10 月,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关于安理会授权该观察团在格鲁吉亚设立人权办事处的提案。 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支持格鲁吉亚当事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 但联合国观察团执行安理会授权的维和任务,不应包罗万象,更不应越俎代庖,将属于其他机构职权范围的事情也包揽过来。 由安理会授权设立人权办事处超出了安理会的职权范围。 因此,中国代表对这个提案投了弃权票。 根据《 中国外交 》、《 世界知识年鉴 》整理 材料 4 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尚未解决的关键利益 —— 特别是涉及到台湾和南中国海 —— 的大国。 这就意味着中国不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国家。 仅此一点,就使中国成为一个战略竞争者。 [HK] 摘自赖斯:《 促进美国国家利益 》 (1)指出材料 2 所反映的中国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3 分 ) (2)说明材料 3 体现的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原则。 (3 分 ) (3)如何认识材料 4 的观点及其实质。 (4 分 ) (20xx 年文科第 37 题 ) (1)不同点:材料 1 反映的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针对第三方;材料 2 反映的中饿关系是不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 (1 分 ) 原因:中国从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政策。 与苏联的结盟,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密切相关;与俄罗斯的不结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则是多极化条件下,大。近五年考研政治时政部分真题完全剖析(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