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电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内容摘要:

中国家电电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 2015中国家电电商发展现状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2目录123家电电商典型企业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3易 观发现80, 90后消费者的崛起,网上零售普及率的提升,推动线上家电销售的快速增长,家电电商地位显著提升。 消费者的变化产业链的变化互联网及电商重塑传统家电零售产业链,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被充分释放,服务及体验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核心资源的变化从以价格和门店覆盖为主的竞争态势,转变为家电电商平台综合服务能力的比拼。 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4家电市场缓慢回暖,线上渠道地位快速提升20360 18160 18498 18263154633 1301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1 2012 2013 20142011元 人民币) 线上渠道(亿元 人民币)线下增长率 线上增长率© 收集整理 2014年整个家电零售市场增速仅 2015年易观智库监测数据 显示 , 1季度包含手机和 3电零售 家电 市场小幅回暖,同比增长约 6%。 2014年,线上家电市场规模达 1920亿元人民币, 增速达 线 上 渠道 在整个家电零售市场中的地位正 快速攀升。 单位:亿元 人民币450200170270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增速 约 9%增速约 1%增速约 6%增速约 3%2015年第 1季度主要大家电销售额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5三大 因素推动家电 电商 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 网 购人群的增长 电商 基础服务的提升“互联网 +”被政府寄予厚望,成为扩大内需,推动城镇化建设,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工具,电商业处于风口浪尖,得到市场,政策,资本的多方支持。 80后, 90后消费者崛起,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 这些消费者网购习惯已较为成熟,成为网购家电商品的主力军。 电商物流配送,安装,售后等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了消费者的整体购物体验,进一步推动了家电品类的线上销售。 015/6/16 数据 大价值 6中国家电 电 商 处于 高速发展期应用成熟期(2017-)市场启动期(2010速发展期(2012间005012年 8月 14日,国美、苏宁、京东电商价格战,成为电商家电品类发展的重要推手©观智库中国家电电商市场 月 18日:苏宁网上商城全新改版升级并更名为苏宁易 购2005年:苏宁 网上商 城面世,中国家电零售商正式进军线上渠道2008年 6月:京东上线电视、空调、冰洗等大家电产品线,完成了3宝电器城上线,后改名天猫电器城2011年 4月:国美国美电子商务网站全新上线。 率先 创新出“ 体店”融合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现状2002年开始,家电零售企业开始探索家电电商模式,但彼时市场尚不成熟,整个家电线上销售处在探索阶段京东强势扩充大家电品类,推动整个市场进入启动期2012年 8月 14日,国美,苏宁,京东的家电价格战吸引了大量制造企业和消费者关注家电电商,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美网上商城上线,成国内最早的家电电商平台2014年 3月 , 阿里巴巴 与美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 构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智能家电 平台014年 12月,国美提出“ 1+5”战略,着力打造用户大生活圈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7电商的发展使传统家电零售产业链 得到 重塑制造商经销商电 商平台消费者制造商 一级经销商二级 经销商二级 经销商消费者门店传统家电零售渠道以线下门店为核心 ,产品展示体验较高,但受地理及门店位置限制,传播和品类覆盖能力较弱。 电商渠道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在传播性和品类选择方面体现出优势。 传统线下零售渠道模式家电电商渠道模式全国连锁经销商 门店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8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用户和渠道的迁移而改变传统线下渠道优势 劣势价格 +门店覆盖电商渠道优势 劣势由品牌合作能力,物流配送,安装、售后服务所组成的平台综合服务能力的比拼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受地域和门店限制,便利性低 消费者可选品类有限 优秀的产品 体验 专业导购 服务 售后服务体系较完善 高传播性 便利性 时效性和碎片化时间的高利用率 支付便利 产品体验感低 售后支撑复杂,消费维权流程长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9四 大因素决定 家电电 商平台核心 竞争力家电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品牌商合作深度品类丰富度物流配送能力服务 能力品牌商的合作能力,是电商平台的实力体现,也是平台 在价格 ,品类方面获取优势的 关键。 品类 丰富度是消费者选择平台的 重要因素,也是电商平台运营能力、品牌合作能力 ,采购 能力 的体现。 物流配送能力是购物体验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平台选择。 售 前,售中,售后的综合服务能力,是家电电商平台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10目录12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家电 电商 典型企业分析中国家电电商发展现状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11易 观发现家电商品的“性价比”依旧是消费者选择家电电商平台的核心因素。 性价比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成为家电电商平台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家电品牌 、品类的丰富度是消费者选择电商平台的重要因素。 品牌 &品类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12国美在线厂商简介2014年 国美在线 交易额同比增长 015年 第 1季度 交易额 同比 增长 107%2014年末移动端交易额占比 美 电器(股票代码: 立于 1987年,是中国最早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 2011年国美在线全新上线,依托国美集团每年千亿规模的家电低价采购能力、积淀多年的品牌影响力、领先的信息化后台处理系统优势以及全国最大的自有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国美在线已进入高速发展的 通道。 国 美网上商城上线 ,开始尝试网上家电零售模式国美电器成立,是国内最早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1987 200420022014 2013 2011国美电器成功登陆香港上市全新改版的“国美在线”电商网站上线国美在线平台家电上线运营国美在线提出“ 1+5”战略,同时推出“计时达” &“限时达”0%50%100%150%0204060801002013长率销售额(亿元 人民币) 增长率© 观智库 015/6/16 数据 大价值 13京东 厂商 简介京东( 股票代码 : 成立 于 2003年 , 是中国 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 2008年 6月京东 上线电视、空调、冰洗等大家电产品线, 完成了 3建。 京东拥有中国电商行业最大的自建仓储设施,并凭借其高校的物流配送队伍,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 2014年京东实现交易规模 2602亿元,净收入达到 1150亿元。 2014年 全年京东交易额同比 增长 107%2015年第 1季度交易额同比增长 99%2014年末 移动端 交易额占比超 30%。 京东上线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品类2004年一月,京东网上商城成立2004 20天无理由退货”服务京东开始布局“京东帮服务店”013京东 家电行业峰会,布局未来三年家电战略8月京东发起家电价格战,波及整个家电零售市场0%50%100%150%200%250%300%0500100015002013售额 及 增长率销售额(亿元 人名币) 增长率© 京东财报整理 015/6/16 数据 大价值 14苏宁易购厂商简介苏宁 ( 股票代码 : 002024) 成立 于 1990年,是中国领先的家电零售企业。 2005年苏宁网上商城一期面世, 2009年苏宁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 购 ,并坚持 “巩固家电、凸显 3C、培育母婴、超市 ”的策略,在中国网上零售市场成为一股重要力量, 2014年苏宁易购实现交易规模 014年全年交易额增长 015年 第 1季度交易额 同比 增长 101%2014年末移动端交易额达 32%2005年,苏宁网上商城上线1990年,苏宁电器成立1990 20042014 201320052009苏宁网上商城改版,更名为苏宁易购苏宁电器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苏宁推线上线下同价策略,苏宁市品类,全品类及平台化战略持续深入%50%100%150%0501001502013 购 销售额 及 增长率销售额(亿元 人民币) 增长率© 苏宁财报整理 015/6/16 数据 大价值 15三大家电电商平台主要大家电品类 衣机 空调 冰箱三大家电电商平台主要大家电品类 东 国美在线、京东、苏宁易购官网整理库存量单位 ) , 即电商品牌的商品品类单位。 代表电商平台商品的种类数量 , 是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的重要指标。 在彩电 , 洗衣机 , 空调 , 冰箱四大大家电品类 国美在线凭借在家电零售领域多年的运营经验和采购能力 , 品类丰富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015/6/16 数据 大价值 16三大家电电商平台主要大 家电品牌数对比在以彩电,洗衣机,空调,冰箱为主的大家电品牌数量方面,国美在线和苏宁易购保持领先地位,在家电零售市场的积累和品牌合作资源在电商平台得到充分体现。 0102030405060彩电 洗衣机 空调 冰箱三大家电电商平台主要大家电品牌数量对比国美在线 京东 苏宁易购© 国美在线、京东、苏宁易购官网整理 与格力签署独家合作 与海尔签署 200亿销售大单 与苹果签署 2015年 100亿销售目标 与海信签署 100亿战略合作 与海尔合作四款智能电视京东首发 与美的签署 100亿战略合作 与老板电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与海尔签署 180亿 元战略合作 与海信签署 3年 300亿销售合作 与美的信签署 3年 600亿战略合作(单位:个)2015/6/16 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