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重庆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未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0xx 年,重庆市完成工业总产值 2259亿元,其中,传统技术型产品占了绝大部分比重,高新技术型产品产值为 427亿元,仅占 %。 (四)后勤“包袱”问题 国有企业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殊使命,一直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职能,一些国有企业拥有庞大的后勤服务结构,如:医院、托儿所、幼儿园、招待所、车队、住宿区等,这些服务机构基本上都是由企业无偿或者低价提供,无形中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负担。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社会负担过重,成为国有企业困难加重和矛盾交叠 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在改制的同时根据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把这些后勤服务由原来的无偿或低价提供变为有偿提供,实现后勤部门与母体企业的剥离,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后勤包袱问题的解决是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冗员、就业、社会保障问题 重庆既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特殊直辖市,劳动力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消除,就业与社会保障面临的压力更大。 一是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总量较大。 20xx年,全市结存下岗失业人员 , 20xx年新增 12万人,总数达 到。 另外,拟政策性破产 46户企业,有 置。 二是大多数工业从业人员技能单一、素质不高。 截止 20xx年 6月末, 工业类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工业从业人员的 %, 其中中专学历或初级职称、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人员分别占 %、 %、 %。 三是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再就业能力弱。 随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和再就业工作推进,结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总数将有所减少,但结存下来的下岗失业人员年龄结构逐步偏大,“ 4050”人员居多,据抽样调查,全市下岗失业人员中, 40岁以上的占总数的 %。 四是再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 以 20xx年为例,按照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的要求,全市共有。 如此大量的下岗职工集中在一个时间内,资金需求量很大。 全年需资金 ,但重庆市就业资金筹集仅达到 元,尚有。 (六)债务问题 8 直辖以来,重庆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部分企业债务沉重、筹资能力弱、信用状况差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目前已成为 制约重庆市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比如国企三年扭亏脱困时期,经国家批准的重庆国企债转股和债务剥离的 320亿不良资产,一直未得到有效处置。 同时,困于当时的额度限制, 1999年以前历史形成的一大笔不良资产又没有纳入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范畴,目前仍滞留在四大商业银行。 近年来,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把国有企业的贷款转为国家投资,使企业从还本付息的沉重压力下解脱出来,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 20xx年,重庆国资委与工行达成协议,整体打包收购工行的不良贷款。 由新成立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运作,对企业不良债 务采取“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的原则进行处理。 这些对国有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消息,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的债务问题,很多企业依旧在债务负担中踯躅前行。 (七)布局与产业组织问题 1.工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 重庆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资产大约 67%都集中在都市发达经济圈。 在市 40 个区(市)县中,工业产值居前 10位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占 8个,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分别只有 1个代表,这与重庆人口分布形成鲜明反差,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移民就业形势严 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影响库区的社会稳定。 重庆市工业区域分布情况 2.主要工业行业空间布局不协调。 在重庆市主要工业行业中,汽车摩托车行业、机械仪表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压延、以及电力等产业主要集中在都市发达经济圈。 主城区企业“退 9 二进三 ” 、“退城进园 ” 任务艰巨。 重庆直辖后,为适应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主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 2616平方公里。 据统计,主城区有 338户企业计划实施“退二进三”或退城进园迁建技改,其中化工污染搬迁企业 25户。 这一方面为生产力重新布局调整带来 机遇,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及困难。 相当部份迁建企业退出半径有限,迁建后仍处于规划主城区内,数年后面临二次搬迁。 渝西经济走廊只有普通机械、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产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仅有食品工业、化工及医药工业等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主要集中在万州、涪陵和长寿等少数区县,渝东南和长江沿岸的大部分区县工业经济依旧不发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够。 3.多数支柱行业总量不大,产业集群程度和在全国的优势不明显。 重庆市支柱行业中,除“汽车、摩托车”行业一枝独秀,摩托车产业集群度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外,化工医药、食品、建材等其它支柱行业发展仍较落后,产业基础及协作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不够,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 (八) 军工企业特殊问题 军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一些地方企业无法具有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很多特殊的问题。 首先,军品采购任务减少,但是保留的军品生产线仍需要人力、物力去维护和保养,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而对企业利润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由于受到一定程度的政策保护,军工企业对市场经济认识不够,经营者短期行为较严重,缺乏对企业的长远规划;内部管理不工业总产值汽车摩托车40%化医11%食品7%建材6%机械仪表14%冶金8%其他14% 10 完善,存 在一些物资浪费现象;多头管理现象严重,企业的决策者一般要征求兵工局、经委、国防工办等,使得一个项目的审批历时过长,可能是企业失去发展的机会。 因此,军工企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某些军工企业的经营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很多军需品由定点企业生产,其它的企业没有竞争机会,即使定点的军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也能拿到军品补贴维持生存,而不必担忧破产。 这种现象有悖于市场经济法则,使企业竞争不处于同一起点上,也是一种保护落后的行为。 (九)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社科院《 20xx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 ,中国 200个城市中,重庆城市综合竞争力排第 34位,是“西部第二”,落后于排名第 28位的成都。 而中国社科院推出的 20xx年度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重庆排第 18位,成都排第 22位,重庆是“西部第一”。 两次排名的评价指标基本相同 ,只是 20xx年排行榜增加了资源指标,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重庆排名大幅度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节约资源,“综合环境资源成本节约”指数全国排第54位。 另一份资料《浙江省 GDP 发展的代价》( 20xx 年)指出,重庆直辖后的发展主要依靠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