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山西省煤运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集团的竞争力分析 五要素结构模型 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 .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 认为一个产业的竞争状态,主要根据五种基本的竞争作用力而定。 新进入者的威胁 国家煤炭资源整合“关小改中上大”,资源占用费分规模收取和资源费提高收取; 国家考虑可持续发展,控制煤炭开采量和销售量,不再增加新矿井审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资源、生产、市场、资金、人才、技术、营销网络等方面具有规模优势, 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排挤新进入者。 替代品的威胁 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风力发电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水电企业的调节作用加大,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技术也具备了一定基础。 山西省煤運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優秀論文縮寫本 8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 中小型煤矿,煤炭资源将进一步整合,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 山西煤炭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明显提高,煤炭企业的定价能力非常强,煤炭销售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虽然山西“十一五”煤炭产能是“零”增长,电力用户需求的持续增长,煤炭的市场供求关系依然没有改变。 但电力改革步伐加快,电力购买已经集团化采购,煤炭运输的瓶颈趋于缓解,用煤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正逐步增强。 竞争对手分析 从山西煤炭行业发展来看, 由于供需矛盾的加剧, 神华集团、中煤集团、鲁能、兖矿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凭借其规模、资金、人才、 技术、品牌等优势大举圈占山西的煤炭资源,这种发展格局无疑对山西省现行煤炭产运销体制构成极大的冲击, 煤炭资源的重新整合,意味着谁控制了资源,谁才有话语权。 这对山西煤运集团的销售煤源构成极大的威胁。 第六章 山西煤运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集团公司现有在册职工 46950 人。 集团公司职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年龄结构相对年青,在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约占职工总数的 2/3,经销与生产服务人员约占 1/3。 财务分析 20xx 年,集团公司资产总额为 亿元。 煤运系统煤炭销售总收入为 亿元。 集团公司的资产结构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流动资产大于固定 山西省煤運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優秀論文縮寫本 9 资产;二是企业长期投资和无形投资比重较大。 企业除继续巩固和扩大发展传统煤炭生产贸易领域外,正逐步向煤炭深加工、产品精细化、洁净化方向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企业在有色金属开采加工、建材、旅游与酒店服务业等领域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第七章 山西煤运集团发展目标与战略选择 企业外部因素 机会 国民经济持续快 速增长拉动强劲, 十一五 期间国内煤炭需求继续稳步增长。 大型企业仍是煤炭供应主渠道。 铁路、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 国内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风起云涌,山西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进行煤炭资源整合, 着力构架煤炭工业大集团战略格局。 煤炭优质加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建设煤炭、电力、煤焦化工、建材等多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煤炭基地。 威胁 基金政策面临调整。 外资进入煤炭行业,行业管理逐步规范化。 省外和省内大型煤炭集团圈占地方煤炭资源。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和三 峡工程等能源项环保对煤炭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份额逐步变小。 山西省煤運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優秀論文縮寫本 10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内部资源及能力优势 集团公司的核心优势主要集中在运销资源和能力方面,这是其他煤炭企业都不具备的。 所以,集团公司的主业应定位在煤炭运销上,向上下游的扩张、延伸,必须以增强运销主业的竞争力为目的,不能无节制的盲目扩张和延伸。 内部资源及能力劣势 集团公司在扬长避短的同时,还必须扬长补短。 煤运系统资源及能力劣势的根源,在于体制和机制,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必须从产权着手,引进外部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开放 式的现代产权结构,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战略选择 战略方针 壮大煤炭生产能力,为山西地方煤矿构建煤炭统一运销的桥梁,成为代表全省地方煤矿利益的特大型煤炭物流经济实体。 总体发展目标 规划期末,力求实现以下目标: 按新口径,煤运系统煤炭销售总量达 亿吨,自主煤炭经销量达到 亿吨/年,煤炭产能达到 亿吨 /年左右,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山西煤运集团 SWOT 分析 山西煤运集团 SWOT 分析结论: ⑴ SO 战略 山西煤运集团要抓住这些大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 身的优势,利用具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