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农户兼业及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劳动力市场发展 )提供了一种替代的 劳动报酬机制,使农户的能力差异体现在收入上,不过,由于任何人外出打工的收入都会高于在家务农,农民还是倾向于在年轻时外出,年长时回乡,并不存在真正愿意从事农业的农民。 换句话说,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并不会使农户产生明显的分工,因此,农业生产力更高的农户也没有选择从事农业,而是从事工业。 就目前看来,工业工资一般高于从事农业的收入,只要有机会,农户肯定外出,而不会兼业。 若工业工资在每一个点上都高于农业生产中的劳动产出率,不会有农户选择兼业。 2. 农业生产的特点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具有劳动时间投入不均匀 的性质,在农忙季节,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而在非农忙季节,农户的工作相对轻松。 在未普及机械化的地区,农忙季节需要青壮年劳动力才可能完成,而在非农忙季节,则只需要次要劳动力即可完成 (次要劳动力指的是不能胜任高强度劳动的老、幼、弱和女性劳动力 )。 不过,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如果不能收割 (农忙季节投入劳动,这种劳动是高强度的 ),那么,这之前所有的劳动投入都浪费了,相当于 0。 正因为如此,单纯从青壮年劳动力的角度看,在农忙季节投入一些农业劳动的收益可能高于外出务工。 正是农业生产投入的这种性质,使得异地兼业变得有利可图。 不过,由于兼业状态下,外出农民工在农忙季节回乡会打乱其正常的外出务工活动,企业可能不愿意雇佣这样的劳动力,工人本身也会丧失很多加薪或升职的机会。 如果农民工要方便兼业,则只能从事时间上更灵活、收入也更低的工作,比如建筑、采掘等。 兼业可能使得农户正常的人力资本积累中断,造成了农民工收入上的损失。 对于那些相对土地而言家庭主要劳动力足够多的农户,外出务工和兼业共得,我们可理解为这些农户拥有“剩余劳动力”。 兼业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表现。 对于家庭主要劳动力不足的农户而言,兼业充分利用了家庭的次要劳动力。 但 是,兼业使得农户主要劳动力正常的人力资本积累中断,这导致其在其他时间上的收入降低。 如图 1 所示。 在图 1 中, t′代表农户主要劳动力补充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劳动。 y[, 0]为实线所标识部分,指的是农业生产的收益, y′为虚线所标识部分,指的是工业工资。 (注意,我们暗含地假定了一个农户时间投入模型,农户可将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中 )。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y′ y[, 0]的大小与 t′的大小密切相关。 那些次要劳动力更多的农户,农户需要补充投入的劳动力更少,人力资本积累被打断的可能更小;那些次要 劳动力更少的农户则需要更多的补充劳动投入,因此,与第一类农户相比,第二类农户工必然请更长时间的假期,人力资本损失更大,即 y′ y[, 0]更小。 因此, y′y[, 0]与 t′成反比。 3. 一个简单的模型 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假定农业生产收益率为 q[, A],工业工资为 q[, B],农户拥有的总时间为 T(包括次要劳动力和主要劳动力拥有的时间 ),次要劳动力拥有时间为 t[, 0], 为农业生产要求最低投入时间,投入低于这个时间,农业产出为 0,投入高于这个时间,农业产出大于 0,并且,当投入大于 以后,农业产出是劳动投入的凹函数。 换言之,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次要劳动力与主要劳动力都统一看成农户所拥有的“劳动时间”。 t[, 0]表示需要农户的主要劳动力补充投入的时间。 由此,农户主要劳动力完全外出的收入为 (Tt[, 0])q[, B];农户兼业的收入为 q[, A]+(T )q[, B]β。 其中,β代表人力资本积累中断后农户工业工资与正常情况下 (没有中断 )的比例,β∈[0, 1]。 因此,要使农户放弃兼业,将土地投入农地流转市场,租金必须大于兼业收入与完全外出所得收入之差。 而承租方愿意提 供的租金应该是他从承租的土地中获得收入的一部分,即 rt[, 1]q[, A]≥ q[, A]+(T )q[, B]β (Tt[, 0])q[, B] (1) 其中, r 为租金率, t[, 1]为承租方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 在这里,我们事实上假定,农业生产的并不足以对农户进行区分,因此,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是相同的,为 q[, A]。 对式 (1)进行转换, 令 y=rt[, 1]q[, A] q[, A](T )q[, B]β +(Tt[, 0])q[, B] (2) 上式中, y 表示 租金剩余 (租金超过出租农户的机会成本的部分 ), y 越大,表示出租方越愿意出租自己的土地,从而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土地供给越充足。 对式 (2)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具有启发性的命题和推论。 对β求偏导,得到, y/ β =(T )q[, B]< 0,从而我们有命题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