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跨国战略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体内容的小型对外投资上,民企进行跨国投资和经济合作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 从规模看,民营企业境外平均投资规模较小。 以民营企业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为例,民营企业 境外投资的平均规模为 58. 78万美元,中方独资的平均投资规模仅为 9. 67万美元。 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 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 260万美元的规模。 从方式看,近年来的对外投资主要以合资企业为主,投资领域主要是贸易型和资源型企业,生产型企业则以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类和服装类为重点。 从地区分布来看,投资项目多集中在投资环境好、政局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尤以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 从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来看,中国民营企业海 外经营的大环境,主要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一 .从国内环境来看: (一)、整体经济形势良性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不断改善。 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对外贸易部门转变发展方式。 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转变过程:由低效率增长转向高效率增长;由不公平增长转向公平增长;由低就业高增长转向高就业高增长;由不可持续高增长转向可持续高增长。 中国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在劳动力、能源、交通、原材料和其它生产要素的充分共给的物质基础,使得中国的资本投资价值的 空间增大。 中国多年实行积极有效的鼓励外商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 外商投资广泛利用着中国的经济优势,为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开拓了空间。 据联合国《 20xx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对中国进行的分析指出,中国是少数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呈现增长态势的发展中国家。 (二)、制度环境大幅度改善。 主要体现在政府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政府管理体制快速改革。 政府管理职能将与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形成相互助长的关系,根据 WTO 要求来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改进相关的职能和政策措施,政府在经济 改革中的主要职责,将不再是直接调动社会资源或指挥企业贯彻政府意图,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制定法律法规、信息发布等体现政府意志,创造对机构调整至关重要、企业又无能为力的体制、法规和市场环境,让企业根据自身状况、竞争形势自主做出决策。 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对那些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或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等市场难以发挥作用的行业,政府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法律、法规建设初见成效。 在加入 WTO 第一年,中国清理了涉外法律、法规,完善了法律环境。 根据 WTO 规则和中国的对外承诺,共清理法 规文件约 2300 份,基本完成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 同时对一些国家级重要法律和相关行政法规的修订工作,加快了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清理、修订和制定工作。 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 自 1992 年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框架基础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加入 WTO 后,中国为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市场经济,并借鉴取得成功经验的市场经济国家所认定的市场规则。 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包括:实施反垄断行动,对一批具有自然 垄断和公用事业特点的行业和部门进行改革、重组和规制,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以减少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 (三)、产业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在新世纪头 20 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且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 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为:“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 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紧紧围绕调整结构,服从和服务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大局,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 二 .从国外环境来看 : (一)跨国经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当今跨国公司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巨大,跨国化程度高,集中在高新技术部门,立足于核心产业,发展多样化生产。 巨型跨国公司的优势大体表现在规模、科技、人才、范围、无形资产、融资能力、管理、区位优势、内部化、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等若干方面。 在整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跨国公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国际经济体之间限制性措施的逐步弱化,国际贸易和跨国合作得到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宏大的广泛展开。 联合国贸发会历年发布《世界投资报告》的分析结论,显示了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特征。 1999 年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对外投资的高速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为核心的国际生产体系正在快速形成。 20xx 年的报告提出,国际投资新的变化趋势之一是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日益全球化。 20xx 年的报告则 进一步指出,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 )、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传统上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国际经济格局被打破。 由跨国公司创建的生产体系推动着国际分工沿着产业价值链方向不断向企业的生产环节深入,使全球经济系统发生了国际分工的历史性变迁。 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则不断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世界经济正进行着一次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在由发达国 家转向包括澳洲、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工业国家。 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跨国公司为迅速占领经济增长快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也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资,竞争促使企业追求低成本生产,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产品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缩短。 (五 )、国际资本流动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新技术革命及其应用革新了人们的技术和经济概念,带来了支柱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国际资本流动由资源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由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 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且 发达国家占主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地位逐渐增强。 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六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保护加剧竞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