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黑果病及其防治内容摘要:
枸杞黑果病及其防治 原菌危害枸杞的青果、花、蕾,也危害嫩枝和叶。 山东、河北和陕西地区发病最严重,造成减产 50左右,严重时减产达80。 枸杞青果感病后,开始出现小黑点或黑斑或黑色网状纹。 阴雨天,病斑迅速扩大,使果变黑,并长出橘红色的分生孢子堆,不能入药。 晴天病斑发展慢,病斑变黑,未发病部位仍可变为红色。 花感病后,首先花瓣出现黑斑,轻者花冠脱落后仍能结果,重者成为黑色花,子房干瘪,不能结果。 花蕾感病后,初期出现小黑点或黑斑,严重时为黑蕾,不能开放。 枝和叶感病后出现小黑点或黑斑。 病原菌在病果内越冬,也可以分生枸杞在黑果表面越冬。 主要通过风和雨水传到附近的健康花、果、蕾等部位,浸染寄主,进行危害,温度对发病起了促进作用。 枸杞自 5 月上旬的初果期至 10 月中旬的末果期,均可受到该病浸染。 初期(5份),日平均气温 17以上,相对湿度 60%左右,每旬有2降雨,田间可发病。 盛期(79 月份),日平均气温约 旬降雨在 4 天以上,连续两旬的平均湿度在 80以上,发病率猛增。 后期(10 月至初霜期),旬平均气温 田间只要有一天以上的雨日,病害仍会有较重发生。 防治的方法是,冬季清理枸杞园,把染病的果、叶、枝等清除烧毁;喷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600 倍稀释液;喷等量式波尔多液 100 倍稀释液。 专利查询。枸杞黑果病及其防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