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员操作指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22 页 (八)达到稳油时间后,按规定进行油高(汽车罐车用丁字尺测空高)、水高、油温测量,并取样测密度,做好进货验收计量记录。 (九)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确认无疑后通知接卸。 如发现有较大差异时,组织复测和索赔。 (十)卸后,填写《收货(入库)凭证》,办理入库手续(加油站也可凭调拨单入库)。 整装油品按卸车验收记录及磅码单的品名、规格、数量、件数进行验收入库。 (十一)油罐收油前后均需计量,当卸油管线存油量有变化时,还应同时计算管线存油量。 收油后,应填写动转前后《库存油品计量登记表》 (十二)收油完毕,应计算泵卸损耗量。 公式为:泵卸损耗量=接卸前计量数-油罐收油量。 当损耗量超定耗时,应通知有关人员检查与复测,并向领导汇报,及时查明原因处理。 (加油站不单独计算泵卸损耗。 ) (十三)收油罐接收油轮(驳)运输的油品后,收油量与发货量之间的差量,应扣除泵卸定额损耗量,运输定额损耗量,其余部分为运输超耗量。 (十四)收油作业时,计量员应在现场监视收油高度,以掌握收油速度 ,控制收油在安全高度之内,防止溢油事故发生。 如果需要中间计量,按下述步骤操作: ,对易产生静电的汽油油品计量不允许用实际油高测量。 而应采用测空法或在量油尺下端挂一木浮际尺,下尺至木浮标尺漂浮液面时止,以近似空高估算油位。 下尺时尺带应与量油口壁接触; ,可依据原有油品高度,收油流速自行确定。 但应在尽量减少测量次数,保证收油安全高度的原则下进行。 (十五)用计量罐发油 ,如与前次计量结果相差较大,应查明原因或经批准后方可动转; ,测量并 计算发油数量,正常情况下,发油量=(发油前容器内存量-发油后容器内存量)+(发油前管线内存量-发油后管线内存量)(发油前后输油管线存油没有变化时,可不计算管线存油量); (驳)发油时,油舱收入量=油罐发油量-泵装定额损耗量; ,发油罐计量数与铁路罐车实收计量数之间的差量,应扣除泵装定额损耗,其余部分为泵装超耗量; ,应做好完整的发油记录,该记录可用《库存油品计量登记表》,也可自行制定专用表格。 (十六)用流量计发油 量发油油罐内油品数量,同时采集温度和测定密度,并依据流量计检定误差计算换算系数,填制《付油密度(换算系数)通知单》,交营业和付油部门,做付油换算用和公布密度、系统误差及换算系数。 对地上油罐,每天上午和中午各测一次密度,对地下油罐,每天测一次密度; m= VtDt V= ml/ Dt,或 V= ml/ (Dtα)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22 页 式中 Vt——应付油体积 m——应付油重量 Dt——计重密度 l/ (Dtα)——换算系数 α——流量计修正因数: α= 1—δ (δ——流量计系统误差 ) 《付油 记录》; ,每付完一次,付油员均应填制《付油随车运单》,为用户提供付油有关计量数据凭证; ,计量员应做发油油罐动转后的计量,填写《库存油品计量登记表》,计量员、付油员和营业员进行复核,发现差异较大的应查明原因,并向领导报告。 (十七)用加油机付油 ,应测量出油罐储量,同时测量油温、密度,填报《付油密度(换算系数)通知单》,并对外公布密度换算系数和质量、体积对照表; ; ,应计量库存,填报《加油站库 存油品计量登记表》,并与当日实际加油量进行对照,差异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并向领导报告。 (十八)用地衡付油 ,计量员应按发油品种对油罐储量进行计量,并填制《库存油品计量登记表》; ,地衡付油员先对空车进行称重,并打印相应数据的磅码单。 装油后,凭空车磅码单,过磅称重,填制重车数量,计算出净油品重量,计算公式同第四条,并填制《(地衡)付油记录》; ,地衡付油员应对当日过磅油品进行分类汇总,填报付油日报表。 计量员同时应做当日发油品种油罐动转后计量,填写《库存 油品计量登记表》,计量员、地衡付油员、营业人员进行复核,发现差异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并向领导报告。 (十九)散装油品的库存计量即油品罐存计量,是油品出入库交接计量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计量。 通过油品罐存计量,可以对油品的收发作业及储存保管损耗进行定量统计;同时对出入库油品计量作业进行复核,便于及时发现计量差错。 (二十)动转罐库存计量。 对收发作业油罐进行动转前后两次计量,计算出动转量,并与收发计量数据核对,计算出泵装(卸)损耗、输转损耗和灌装损耗。 (二十一)非动转油罐每三日计量一次,对于卧式小油罐较多的油库,非 动转卧式油罐也应至少每五日计量一次。 三、盘点计量及账务管理 (一)库存盘点是对一个时期油品经营、库存情况进行全面清点,确定库存油品实际数量,核实油品溢耗数量。 库存油品盘点计量至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22 页 少每月进行一次。 盘点时间应与财务商品账结账时间相一致。 由主管经理、业务、财务、仓储及计量人员共同进行。 (二)盘点计量要求 ,按品种计算实际存量;。 油水总高、水高、油温、按规定取样测密度,计算净油体积、油品重量; ; 盘点计量时应停止收发作业; ,计算实际库存量,填写盘点计量记录。 库存商品盘点计量记录可按油库、加油站库存油品计量登记表格式单独设置。 (三)盘点对账 、业务保管总账、仓储保管账、计量保管账等账务要统一截止月计时间,做到口径一致。 一般以财务商品账结账时间为统一对账截止时间;。 对账重点核对库存量;查对溢耗量是否超过定额和规定的允差范围以及销售、在途数量;同时要及时掌握账外其他用途数量并及时处理; ,确保账实一致、账账相符。 1)财务商品账 与保管总账核对(账账) 商品账期末账面库存+到货未入账数量-入账未到货数量+客存+代储-运输损耗=保管账库存数量 2)保管账与计量账核对(账实) 保管账库存数量减保管损耗应与计量账库存相符。 库存商品盘点表是盘点结果的综合体现,它反映出财务商品账账面库存数量与实点数量和到货未入账数量(发票在途)、入账未到货数量(在途商品)、客存、代储、未入账赊欠油品数量,及最终体现的各种商品的盈亏数量及产生原因。 (四)库存商品账务按业务特点分别设置为: :是管理库存商品出入库数量的 综合体现,它反映库存商品在进、销、存过程中数量变化的总体现; ,是库(站)库存商品出入库数量的综合体现; :又称油罐动态分户账,一般按油品设动态总账,按油罐设动态分户账。 它反映单个油罐作业前后动转量及损耗量。 同时可根据油罐罐存数量确定油罐空容量。 (五)库存保管账记载 ,入库以实收数据为保管入库量。 保管总账可根据各地实际定期记载;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22 页 :油库按每天购进油品入库凭单,加油站则以每天油品调拨单作入库凭证,出 库则以当天付出油品日报表为记帐依据。 库存保管账要做到日清,一天一记; :对无收发作业的油罐,油品计量出现数据变化时,其记帐依据为非动转油罐计量记录;油罐收油时,除按动转前后计量记录计算动转量外,还应以入库凭证实收量或库内油品转移(移罐)输出罐输转量为依据,并以此计算泵卸损耗或输转损耗;油罐付油时,应按发油罐营业开始与截止时计量数据计算发油动转量,同时按付油日报表付出总量或库内油品转移(移罐)输出罐输转量为记帐依据。 散装油品计量保管账要反映各个溢耗环节,账面数据要平衡,记帐格式 必须有日清、月结、累计。 记帐日期以实际发生日期为准。 (六)各种油品计量记录(计量记录、付油记录、对账记录)、报表(收发存日报表、库存商品盘点表)、凭证(入库凭单、调拨凭单、内用油提货单)是账务管理基础,记帐依据。 因此要求数据真实、项目齐全,数字清晰、填制人签章。 (七)对于内部用油、业务往来用油应在每月盘点日汇总,适时核销,不允许跨年度处理。 (八)库存保管账应归档存查,保管期不少于 5 年。 各种凭证、记录应分类装订整理归档存查。 (九)为掌握各单位库存油品情况,加强计量管理,要开展油品管理监督稽查。 监督稽查 人员由财会(或审计)人员、业务统计人员、计量管理监督人员组成。 对所属企业的油库、加油站及经营网点油品经营过程中的数量及账目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稽查内容主要有: 、销、存过程中数量管理传递手续是否健全、严密; ; ; (站)账实盘点及账目核对,是否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四、油品损耗管理 (一)损耗为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 蒸发损耗是指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储存、输转等作 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 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和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 损耗量是由于损耗而减少的数量。 损耗率是指石油产品在某一项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损耗量同参与该项生产、作业量的重量之百分比。 (二)储存损耗是指单个油罐在静态储存期内,未进行收发作业时因油罐小呼吸而发生的油品损失(储存期内某一个油罐有收发作业时,该罐收发作业时间内发生的损耗不属储存损耗)。 其月累计储存损耗量是该月内 日储存损耗量的代数和;月平均储存量是该月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