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不是量变是质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计还要三个月后才能得到解决。 骏捷上市以来,和尊驰起到了很好的呼应作用。 今年骏捷的目标销量为 4万辆,明年将达 6万辆左右。 祈玉民坦言,在如何定价的问题上自己思想斗争很激烈,如果这么一个品质的车挂上合资企业的牌子,绝不会是今天这个价格。 目前,国人对自主品牌的轿车不看好,总是觉得国外的轿车好,这是个全民族的问题,因此骏捷低价上市是无奈之举。 但是,骏捷的定价顺应了市场的需求,考虑了华晨自主品牌的因素,也考虑了竞争者还未出牌的因素。 此前尊驰大幅降价三四万元,结果销量比原来翻三番。 目前这一级别的市场被凯 越、伊兰特、赛拉图、福美来等日韩车所垄断,最低定价都在 11~ 12 万元之间。 而骏捷的定价意味着自主品牌轿车阵营中又多了一匹“价格黑马”,如果品质过硬骏捷不仅有望使华晨翻身,而且将可能引发国产中级轿车一场“血战”。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杀”入中国市场之际,品牌影响力偏弱的自主品牌只有以低价迎战。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华晨北京车展参展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收尾,明年将推出的新车会在车展上亮相,其中包括两门轿车和。 祈玉民透露,华晨的目标是今年的销量从去年的 20万辆, 20xx年实现 50 万辆销量, 800亿元 销售 收入的目标。 低价是自主品牌不得不交的学费 尽管尊驰和骏捷都实现了热销,但是祈玉民对华晨目前的经营现状并不表示乐观,因为“产销量虽然提高了,但是公司的利润并不是特别好”。 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过去遗留下来的呆死帐还有很大的数量,它时刻影响着华晨的财务成本。 第二、华晨汽车过去大手笔的投入,打下了今天的产能基础。 由于在投资的时候花的钱比别人多很多,这也影响了华晨现在的利润水平。 第三、华晨汽车的销量还没有达到一个最经济的规模。 第四、因为我们是民族品牌,所以销售的价格是偏低的。 综合上述这些因素,华晨汽车现在还没有达到一个最好的时刻,只能说初步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 祈玉民最希望的就是变产能为产量、变产量为销量,通过规模效应提升企业的效益,改善华晨目前糟糕的财务状况。 按照祈玉民的想法,华晨只能靠不断的提高销量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为只有产量非常高的时候成本才能进一步降低。 自主品牌的拐点还没出现 近两年,自主品牌增长迅速,如果说去年自主品牌销量的上升主要是 等微型车拉动的话,那么今年骏捷、东方之子、 F3等车型销 量迅速上升,月销量纷纷达到 5000 辆的心理关口,这是否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5 页 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拐点。 对此,祈玉民指出,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很多人开始冠上了“崛起”、“拐点”、“转折”等极具煽动性的词汇,这些观点我都不赞成,我个人认为自主品牌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距离上面的那些程度还有很长的距离。 虽然经过 20多年来的合资合作,自主品牌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拐点”还没有出现。 目前,在中低档的自主品牌轿车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是有优势的。 汽车的出口也是华晨发展的重要战略,我们今年的出口同比增 长 50%,全年实现1亿美金的 销售 额。 当然,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企业也都做得不错。 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华晨将给汽车业一个惊喜,就是华晨的中华轿车和面包车将出口到高端 市场 ,目前我们与外方已经谈了五次,很快就会签合同。 而华晨明年的出口量将会更大。 品牌不仅需要量的积累,还必须有势的突破 尽管如此,祈玉民还是认为现在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应该好好的研究品质,还远没有到大谈品牌的时候。 品质受怀疑是自主品牌影响力偏弱的主要原因,此前华晨就因为中华轿车存在一些小毛小病而影响了销量。 对此,祈玉民表示,在中华“付了学费” 后,骏捷不会再存在品质的问题。 他透露,为了获得宝马的技术援助,自己不惜以翻脸来“威胁”宝马,最终使骏捷得以提早出炉。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还不惜重金聘来了宝马的质量控制骨干来抓自主品牌轿车的品质。 什么时候自主品牌才算真正的崛起呢。 祈玉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销量的概念,品牌不仅需要量的积累,还必须有势的突破。 所谓势,讲的是强度的问题,如果品牌不是强势的,即使销量再高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溢价效果。 中国自主品牌轿目前销量的增长非常快,但是品牌的强度还比较弱,急需要实现势的突破。 企业篇 奇瑞:全面走向成熟 8 月车市的整体低迷,并没有让风头正劲的奇瑞汽车踟蹰不前。 据奇瑞公司透露,其 8 月销量达到 ,成为中国十大汽车企业集团里的第五名。 旗云和 再次创下 销售 佳绩,双双稳居汽车单品销量 TOP10。 其中,旗云的销量为 7975辆,在 5~10万元家轿 市场 中仅次于捷达,位居第二,显示出了新生代车型的强劲后势; 的销售情况一直非常平稳, 8月份超过 10000辆,与夏利的销量仅相差几百辆,随着车市新老车型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以及消费者的审美情趣更趋时尚化、个性化, 超越夏利从而成为新一代单品销量之王,或许就在金秋时节。 此外,瑞虎 NCV依然一路行情看涨,今年前 8个月,以 SUV单品 TOP10中的第二名。 奇瑞的销量增长决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在这背后,代表了奇瑞以质量提升为主导的二次飞跃,也代表了中国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更代表了本土企业 营销 能力的提升。 销量来源于质量 |博锐 |50 如果说,奇瑞自 20xx年到 20xx年的第一次飞跃,是以新产品为带动力,那么从 今年开始的高速增长,就是以制造水平提升为动力的第二次飞跃。 奇瑞面市后,其自主开发的勇气,造中国品牌轿车的精神,都让国人拍手叫好。 然而,当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15 页 瑞在 20xx年结束了面市 4年的高速增长后,被认为“叫好不叫座”,因为当年奇瑞销量徘徊不前,被残酷地挤出轿车销售十强。 早在几年前,有人就指出,奇瑞要想立足中国车市,障碍不在研发,而在制造。 如果奇瑞的质量不能达到合资品牌的水平,奇瑞最终会被挤出市场。 甚至有些人预言,奇瑞撑不了多久了。 就在今年,奇瑞开始叫座了。 奇瑞的叫座,并非来自“民族品牌”这个 头衔,而是源于其质量的提升。 20xx年的 的质量满意度排名, 在经济型轿车中名列第一。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质量是奇瑞的一道坎。 迈不过去,奇瑞就会倒下;迈得过去,奇瑞就进入了第二个增长期。 事实上,丰田、现代最初出口锵羽而归,在于质量;后来能在世界遍地开花,也在于其质量。 奇瑞今年的高速增长,依靠的不只是新车型,而是深植于消费者对其老车型质量的认可。 以前,老百姓认为,奇瑞价格低,但质量也比不上洋品牌轿车。 现在,消费者正在逐渐认识到:奇瑞有合资品牌同样的质量,却有着更低的成本和售价。 口 碑带动成长 奇瑞车质量的提高,不但意味中国整车企业水平的提升,更意味着一大批本土零部件企业达到了很高水准。 奇瑞副总经理陆建辉介绍,奇瑞在大力提升自己制造质量的同时,也要求零部件企业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奇瑞 80%的配套商都通过了 ISO9000认证,有不少还通过了 T16949认证。 有些本土零部件企业老总坦言,推动他们技术进步的都是来自奇瑞这样的本土企业,而并非合资企业。 奇瑞在 20xx年的 ,就已经证明了 20xx奇瑞汽车的质量水平。 但奇瑞在 20xx年跌出轿车销售。自主品牌不是量变是质变(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