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国际饭店餐饮部申报a级标准化汇报材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粗加工管理制度 分设肉类、水产类、蔬菜、原料加工洗涤区或池,并要有明显标志。 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场所进行 ,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30 页 2,力口工肉类、水产类、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分开使用,并要有明显标志。 盛装海水产品的容器要专用。 3。 各种食品原料不得就地堆放。 清洗加工食品原料必须先检查质量,发现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不得加工。 4.蔬菜类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无杂草、无烂叶。 5.肉类、水产品类食品原料的力口工要在专用力口工洗涤区或池进行。 肉类清洗后无血、毛、污,鱼类清洗后无鳞、鳃、内脏,活禽宰杀放血完全,去净羽毛、内脏。 6.做到刀不锈、板 不霉、整齐有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加工结束及时拖清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用具容器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切莱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用后拆开清洗干净。 7.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每日清洗,保持内外清洁卫生。 8.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2.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 70℃。 油炸 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力口工后的直接入口熟食品要盛放在已经过消毒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或容器。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30 页 3.烹调后至 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 (超过两小时 )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 60℃或低于 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4.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5.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清洁。 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揩擦。 6.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抽油烟机罩。 7.剩余食品及原料按照熟食、半成品、生食的卫生要求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8.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 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 清除垃圾。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1.加工前要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如米、面、黄油、果酱、果料、豆馅以及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如发现生虫、霉变、有异味、污秽不洁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情况,不能使用。 2.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原料要按照粗加工卫生制度的要求加工。 蔬菜要彻底浸泡清洗,易造成农药残留的蔬菜 (如韭菜 )浸泡时间应在 30 分钟以上,然后冲洗干净。 3.各种工具、用具;容器要按食品生熟不同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定位存放,菜板、菜墩洗净后立放。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30 页 4.糕点存放在 专库或专柜内,做到通风、干燥、防尘、防蝇、防鼠、防毒,含水分较多的带馅糕点存放在冰箱内,做到以生熟分开保存。 5.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6。 各种食品加工设备,如绞肉机、豆浆机、和面机、馒头机等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 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晾干备用。 7.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面板清洁;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后定位存放。 凉菜制作卫生管理制度 1。 凉菜指定专人加工制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凉菜间,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不得带入凉菜间。 2.凉菜间工 作人员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在预进间二次更衣,穿戴洁净的衣、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严格洗手、消毒。 3.凉菜间室内温度不得超过 25℃。 4.凉菜间的工具、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消毒,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5.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须洗净消毒,未经洗净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6.加工熟食卤菜要先检查食品质量,原料不新鲜不加工。 熟食卤菜要在另间加工,加工后进凉菜间改刀配制,剩余的存放在熟食冰箱内。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30 页 7.各种凉菜现配现用,尽量当餐用完,隔餐隔夜的改刀熟食及冷盘凉拌不能再做凉菜供应。 8.各种 凉菜装盘后不要交叉重叠存放,传菜从食品输送窗口进行,禁止服务员直接进入凉菜间端莱。 9.加工结束后,将剩余食品冷藏,清理室内卫生。 10.上班前和下班后紫外线灯空气消毒各 30分钟。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2.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健康查体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参加一次查体,每年到期前一个月参加健康复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4.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 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5。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6.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发现无有效健康证明者,交卫生监督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30 页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 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 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制作技能培训。 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分别不得少于 50、 15 课时。 4.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6.建立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 消毒室,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聊城国际饭店餐饮部申报a级标准化汇报材料(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