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速生林的营造内容摘要:

枸杞速生林的营造 耐寒、耐旱、耐盐碱,无论在砂壤土、壤土、黄土、沙荒地盐碱地均能生长。 枸杞喜凉爽气候;喜光,喜肥。 二、繁殖方法枸杞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花冠粉红色或淡紫红色,并具暗紫色脉纹;花梗细;花萼呈钟状。 浆果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熟时为红色或橘红色。 种子多数(20),呈扁肾形,为黄白色。 花期为 5,果期为 9 一。 萌蘖力极强,48月每月均能萌发新枝;花芽为混合芽。 腋生,枸杞多在 l 一 2 年生枝条上结果。 枸杞的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扦插和分蘖繁殖。 1种子繁殖(1)育苗地的选择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地势平坦、阳光充足、中性或微碱性的砂壤土为好。 在播种前要细整地,将育苗地深翻两次,整平耙细,作成宽13 米的高畦播种,并在四周做好排水沟。 在结合整地时,应多施底肥,每亩施入厩肥 25003000 公斤。 (2)采种及种子处理选择 6 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果大色红,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作采种母株,于 911 月当果实由缘变红时及时采摘。 采种后先用 3050温水浸泡 24 小时,捞出揉搓,在清水中淘,去除皮肉,取种子晾干后随即播种。 如暂不播种,将种子与 3 倍的湿砂混合,放人木箱内,置 20的室内层积催芽。 第 2 年春季待有 30一 50种子裂口露白时,取出播种。 (3)播种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春季 3 月下旬播种为好。 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 2030 厘米横向开浅沟条播,沟深 23 厘米,播幅宽 5 厘米。 然后将催芽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 如用干籽,先将种子浸泡 12 天,捞出晾干后拌细砂或草木灰下种。 播后覆盖细土,稍加镇压后畦面盖草,保温保湿。 每亩用种子 150 一 200 克。 (4)苗圃管理种子出苗后揭去盖草,适时灌水防旱,待水渗后及时中耕除草,般每年进行 45 次。 结合中耕进行间苗:第1 次于苗高 5 厘米左右,拔去弱苗,按株距 56 厘米留苗;第 2 次在 7 月上中旬,去弱留强,按株距 1015 厘米定苗,并追施尿素或农家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当苗高 60 厘米以上时,打顶,以加速主干和主侧枝生长粗壮。 春季育苗的于当年秋后出圃定植;夏秋季育苗的于冬季灌次封冻水,留床于翌年秋后出圃定植。 2扦插繁殖于春季树液流动后,萌芽放叶前,剪取优良母树上的徒长枝或“七寸枝”,截成长 3820 厘米的插条,下切口用 500根粉或500 一 1000吲跺丁酸溶液浸渍 5 秒钟,取出晾干,按行距 15×7 厘米斜插入苗床内,插后经常保持床土湿润,并搭矮棚遮荫,成苗率可达 80以上。 当苗高 80 厘米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亦可直接扦插,成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当年就能开花结果。 3分蘖繁殖枸杞萌蘖力极强,根系四周经常发出许多根蘖苗,可于秋冬季带根挖取幼苗,另行定植。 三、植苗造林枸杞的适应性强,定植前一定要全面深翻整地一次,然后按行株距 2×2 米进行定植,排成长方形以利于耕作。 定植在秋冬落叶后至次年春树苗萌发前均可进行,但以春季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定植成活率较高。 定植时挖穴 40 厘米×40 厘米×40 厘米,每穴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等 35 公斤,与底土混合后覆盖细土厚 10 厘米。 在栽植时要做到根系舒展,表土填心,坑底的土填在上面,有利于土壤熟化。 栽时采用三埋踩提拔的方法。 四、定植后的管理 1中耕除草前期可与瓜、豆、蔬菜等作物套种。 定植后的头 23 年,结合间作物进行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以促进幼株生长。 23 年后不再间作,一般于 3 月中旬至4 月上旬翻晒园土一次,深 1015 厘米;并于 8 月中下旬再翻晒园土 1 次,深20 厘米可起到保墒和提高土温的作用,有利于根系生长健壮。 2 月上旬、6 月上旬和 9 月下旬追施腐熟人畜粪水或尿素、硫酸铵等速效肥料 3 次,每次于株旁挖穴施尿素 100 克,施后灌水,盖土,另外,在 5、6、7 月名用 05尿素和 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一次。 每年于 11 月上旬灌封冻水前,于根际周围挖穴或开沟,每株施人人畜粪 20 公斤、土杂肥 50 公斤、饼肥 2 公斤,施后盖土,并在根际培土,以利越冬。 3灌水在新枝叶生长至花开结果期间,应灌水 34 次,每次于 4 月底至 5 月初,以后每隔半个月浇水一次,夏季高温正值果实成熟期,露水量更大,每次采果后都应浇水次。 秋梢生长期,于 8 月上旬、9 月上旬、11 月上旬各浇水次,封冻前要浇 l2 次冬水。 4合理修理整枝为了培育骨架稳固、树冠圆整、通风透光、立体结果的丰产树型,根据主产区的经验,宜采取“主干分层形”树型为最好,树高为 2 米左右,从主干上放出主枝在中间主干上呈三层分布,各层间有定的间距,主枝与中间主干成一定角度,向外张开,通风透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