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化信息:物流中心拣货作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页 ★ 下一页 贰、拣货操作系统规划 1 拣货单位的考量 (1) 拣货单位的决定 拣货单位决定的步骤,依下述方式进行。 (a) 商品特性分组: (b) 历史订单统计: (c) 订货单位合理化: (d) 拣货单位决定: (2)储存单位的决定 (a) 订出各项商品的一次采购最大、最小批量及前置时间。 (b) 预订物流中心的服务水准,订单到达后几日内 送达。 (c) 若服务水准日数>采购前置时间+送达时间 且采购最小批量<商品每日被订购量<采购最大批量 则此项商品可不设储存位置。 (d) IQPCB 分析商品平均每日采购量 采购前置时间 ( 或库存水准 )<上一级包装单位数量,则储存单位=拣货单位。 反之,则储存单位>拣货单位。 (3) 入库单位的决定 (4) IQPCB 分析与自动化拣货保管设备 (a) 品项少,出货量大的 A 群 以栈板直接地板堆栈,堆高机拣取出库。 或栈板 料架的立体自动仓库。 (b) 中多品项,中量的 B 群 出货量较大的采栈板料架或栈板 流力架,出货量较小的采箱装立体仓库或箱装流力架。 (c) 品项多、出货量小之 C 群 出货量较多的采用箱装或单品拣货出库的流力架 与水平旋转料架。 出货量较小的采垂直式旋转料架。 2 拣取方式的初步决定 (1) 定量的方法 (2) 定性的方法 3 拣货策略的运用 分区的考量 (1) 商品特性分区 (2) 储存单位分区 (3) 拣货单位的分区 (4) 拣货方式分区 (5) 工作分区 订单分割策略 订单分割的原则受分区策略的影响而定。 订单分批的策略 (1) 总合计量分批 (2) 固定订单量分批 订单总数 247。 固定量 ( FN )=分批次数 (3) 时窗分批 作业总时间 247。 时窗 (TW)=分批次数 (4) 智能型分批 分类方式的订定 分类方式区分成两种,拣取后分类 (SAP,SortAfterPicking)及拣取时分类 (SWP,SortWhilePicking)。 4 拣货信息的处理 拣货作业方式与拣货信息 拣货作业方式与拣货信息的配合情形 拣货信息 适合的拣货作业方式 传 票 订单别拣取、订单不切割 拣 货 单 适合各种传统的拣货作业方式 拣货卷标 批量拣 取、订单别拣取 电子信息 拣取时分类、工作分区、自动拣货系统 拣货信息处理程序 (1) 传票 (2) 拣货单 (3) 拣货卷标 (4) 电子信息 ★ 上一页 ★ 下一页 参、拣货操作系统仿真 1 拣货操作系统 模式的形成 拣货操作系统模式化概念 (1) 模式化的目的 拣货操作系统经由模式型态的划分之后,降低了原先的复杂程度,此时再进行各种模式型态的特性分析研究,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模式型态之研究架构流程 模式型态之研究架构流程 物流中心物流单位的划分 物流单位 代号 体 积 范 围 重量范围 搬运方式差异 栈板 P (单边长不超过 2m) 50kg~ 3t 只能以机械化 方式搬运 箱 C (单边长不超过 1m) 1kg~ 50kg 人工必须用双手或用辅助工具搬运 单品 B (单边长不超过 20cm) 1kg 以下 人工可以单手搬运 物流架构分析 物流架构的建立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按拣货操作系统规划的步骤,由商品、订单资料的收集,商品 单位转换成物流单位后作订单分析,再考虑分区、订单分割的拣货策略一步一步作成。 第二种型式是直接由观察现存的操作系统所做的描述。 基本拣货模式 基本拣货模式 模式编号 储存单位 拣货单位 记 号 1 栈 板 栈 板 P → P 2 栈 板 栈板+箱 P → P + C 3 栈 板 箱 P → C 4 箱 箱 C → C 5 箱 单 品 C → B 6 箱 箱+单品 C → C + B 7 单 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