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进行监督,其中也包括发货人、中介人或运输公司。 联邦货运交通局规定,如违反规定,要受到主管局的惩罚或 2.基础设施 —— 政府兴办,民间经营 德国的货运中心是为了提高货物运输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以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要目的。 德国的货运中心建 设遵循以下原则: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 (1)联邦政府统筹规划。 联邦政府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 为引导各州按统一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德国交通主 (2)州政府扶持建设。 州政府提供建设所需要的土地、公路、铁路、通讯等交通设施,把物流园区场地出租给物流企业,与 其按股份制形式共同出资,由企业自己选举产生咨询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代表企业与政府打交道,与其他物流园区加强联系,但不具有行政职能;同时还负责兴建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成员企业 (3)企业自主经营。 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 以不来梅市货运中心为例,除德国政府设立海关负责进出口货物验关外,政府在货运中心不再设其他管理机构,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政府亦不再从中心成 员那里征收除法定税费以外的任何税费。 货运中心自身的经营管理机构采取股份制形式,市政府出资 25%,中心 50 户经营企业出资 75%,由经营的企业选举产生咨询管理委员会,推举经理负责中心的管理活动,实际上采取了一种企业“自治”的方式。 企业按实有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向中心交380德国马克管理费,此外中心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中心的职能主要是为成员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维修等服务,代表 50家企业与政府打交道,与其他货运中心联系,不具有行政职能。 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和优良的服务,是中心全面活动的宗旨。 因此,中心一般都兴建有综合服务中 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餐厅等,有的还开办有驾驶员培训中心等实体,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 这些实体都作为独立的企业实行经营服务。 良好的设施、优质的服务,使中心不仅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不来梅市货运中心的投入产生比为 1∶ 6,投资 ,而实现的效益为 3.整体运输安全计划 欧洲最近提出一项整体运输安全计划,目的是监控船舶状态。 通过测量船舶的运动、船体的变形情况和海水的状况,就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避免发生事故,或者是在事故发生之后,确定造成事故 4.统一标准,协调发展 为提高欧洲各国之间频繁的物流活动效率,欧盟组织之间采取了一系列协调政策与措施,大力促进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共享化和通用化。 如:由全欧铁路系统及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在未来 20年内,努力建立欧洲统一的铁路体系,实现欧洲铁路信号等铁路运输关键系 另外,为了优化整个欧盟地区的物流资源,使之实现资源共享,欧洲还建立了欧洲空运集团( EuropeanAirGroup),由七个成员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 英国)组 成,并拟 在荷兰的 Eindhoven 空军基 地建立了 空运联 合协调中 心( AirTransportCoordinationCell),该中心将在 20xx年正式开始运作。 协调中心的职责是规划并协调空中运输支持、紧急事件处理、空中加油机、重要人物运输和医疗抢救等任务。 5.扩大行业影响力 —— 行业协会的作用 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 —— 欧洲货代组织( FFE)在本年度的董事会年会上决定,为了整个行业的利益和长远大计,将积极在欧洲乃至国际上扩大行业影响力。 本届年会还选举物流巨头 Danzas 的总裁 PeterWagner 为该组织的新总裁、物 流巨头 K& N 的董事会主席KlausHerms 欧洲货代组织( FFE)的成员中包括了当今世界上 9家最大的货代企业和物流企业,分ABX、 Dachser、 Dan zas、 Exel、 Geodis、 GeoLogistics、 Kuehne& Nagel、 Panalpina和 Schenker,这 9家企业合起来共拥有 ,每年货物运输量 2亿吨,每年营业额高达 300亿欧元。 为了达到扩大行业影响力的目的,该组织决心紧跟国际潮流,全面采用 IT 管理,进一步扩大在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影响力。 为 此,本届年会制定了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与 TAPA(技术财产保护协会)成员洽商高科技产品在运输、装卸、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并达成一致意见;向欧盟委员会提交有关行业建议,要求欧盟在交通运输政策“白皮书”中反映出欧洲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物流业的利益;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包括 IT管理)维护客 三、日本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在世界居领先水平。 特别是日本政府近年来为了大力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观政策导向,给日本物流产业带来快速增 长的实践经 (一 )日本物流业发展概况 日本自 1956 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运输业改革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予以研究和发展。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全面完善各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既拉动了本国生产的内需,又为日本扩大物流市场提供了充实的 其次,不 断提高生产物流管理水平。 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为日本生产物流管理手段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 “零库存”管理,准时制生产管理( Justintime)等新的物流管理方式不断涌现;物流中心、中央物流中心等各种物流管理系统不断增加;物流联网系统、物流配车系统等物流软件不断运用。 日本可以堪称是世界上物流管理手段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第三,确立海运立国战略。 作为传统的海运国家,日本政府把航运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近年来,日本政府又调整了部分物流发展战略,积极倡导高附加值物流,并将物流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发展 方向,力争在物流国际化、系统化、标准化、协作化方面取得进展。 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化意义上的物流转变,其主要内涵包括了运输的合理化、仓储的自动化、包装的标准化、装卸的机械化、加工配送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的网络化等等。 日本政府和有关业界早已形成共识,即 日本物流业是随着现代科技和市场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制造商和客户的要求不断变化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物流的效率、成 本 据 20xx年国际物流博览会提供的资料,日本近 20年来主要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已由 1975年的 %下降到 1999 年的 %。管理信息化-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