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物流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可以看出货运汽车稳步增长,只有铁路出现下降。 载重汽车有很大发展,国内航运比较稳定,铁路则呈下降趋势 上述数字可以看出铁路以吨为单位的运输承运率为 %;以吨千米为单位的承运率为 %。 载重汽车以吨为单位的为 %,非常高;以吨千米为单位的却只为 %;内航海运以吨为单位为 %;以吨千米为单 位则高达 %。 这表明铁路运输的吨数虽少,长距离的运输却比较多;载重汽车运输吨数虽多,而近距离运输却比较多;内航海运以吨千米为单位要高,说明海路运输的距离比铁路还长。 表 43 表明上述情况的具体数字。 1993 年各种运输手段的平均货运量,铁路为 382 千米,载重汽车为 48 千米,国内航运为 952千米。 各种运输手段的运输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铁路 从图 41 可以看出铁路货运量从 1965 年至 1993 年期间,吨单位平均增长为负 %,吨千米单位增长 率为负 %;运输承运率吨单位由 %下降到 %;吨千米单位由 %下降到 %,下降幅度很大。 其下降的原因是服务水平低,运费上升,运输所需要的时间长,罢工多等等。 车皮运输。 租用适合货物的数量和形状的车皮(同一品种的货物直接运输货物破损少),适合运送大宗货物。 但货车难以往返利用,运输效率低,运费亏损集中而且需要有专用搬运设施和机器。 主要用来运送水泥、石灭等无需承担高额运费的大宗货物,并须有专用铁路通往收发货地点。 近来日本铁路 实行车皮集约化和集装箱化,车皮的使用日趋减少。 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是铁路和公路联运的一种复合型直达运输,其特征是送货到门,可以由一个据点直达另一据点。 适用于化工产品、食品、农产品等许多货种的运输。 日本铁路 的货运现在正进行集装箱化,今后集装箱运输可望增长。 ( 1)优点: ①不受天气影响,稳定、安全。 ②具有定时性。 ③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 ④可以大批量运输。 ⑤可以高速运输。 ⑥可以按计划运行。 ⑦网络遍布全国,可以运往各地。 ⑧节能。 ( 2)不足之处: ①短距离货运 ,运费昂贵。 ②货车编组,转轨需要时间。 ③运费没有伸缩性。 ④不能采取门对门服务。 ⑤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 ⑥货物滞留时间长。 ⑦不适宜紧急运输。 没有自营的货运专线,不能随意修改车次增加行车,卸货站设施不完备,日本铁路投资不足,不能实现满意的运输服务,运 费缺乏伸缩性。 铁路运输竞争不过公路运输,有其自身的问题。 但从成本、环保等方面考虑,今后铁路货运有望占有重要地位。 为此,铁路货运应在提高运输服务,采用具有伸缩性的运费措施,提高运送能力和运送效率,向综合物流服务业转轨并向扩充货运车站机能,增加货运车站,货运专用新线,大规模进行车站设施建设等等方面发展。 卡车 卡车的货运量吨单位年平均增长 %;吨千米单位年平均增长 %;运输承运率也大幅度增长 ,吨单位由 %增长到 %;吨千米由 %增长到 %。 卡车运货得以大幅度增长 ,是由于 ① 汽车普及 ,高速公路开通,汽车可以直接开展门对门服务,送货到家非常方便。 ② 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③ 汽车性能提高。 ④ 大型货车增多。 自用载重货运汽车。 载重汽车的所有者用自己的汽车运载自己的货物为自用载生汽车。 实际出车率和实际载货率均不如营业用卡车高。 但其拥有数却占 90%。 吨单位自用卡车约占 60%,而吨千米单位却只占 30%。 这是因为自用卡车大多在限定范围内运行的缘故。 无论吨单位,还是吨千米单位均有 减少趋势。 营业用卡车。 为别人运送货物并收取费用的卡车为营业用卡车,营业用卡车数只占货运汽车总数的 10%。 货运量吨单位占 40%,吨千米单位占 70%。 这是因为营业用货运汽车,除同一种货物整车运输外还包括长距离多品种货物运输,营业用卡车今后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 优点: ①可以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 ,实行门对门一条龙服务。 ②适于近距离运输,而且近距离运输费用较低。 ③容易装车。 ④适应性强。 不足之处: ①不适宜大批量运输。 ②长距离运输运费相对昂贵。 ③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 ④消耗能量多。 卡车运输虽然发展较快,但受劳力不足、劳动时间缩短、公路交通效率下降、环境污染、紧急救灾运输等因素的制约。 今后为发展汽车货运,应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复合一贯运输(公路、铁路集装箱联运)提高协同配送,计划配送等配送效率,采用托盘一贯化等单元货载系统。 同时还应注意提高社会效益,采用低公害车,保护环境;防止超载,以 策安全;采取措施缩短劳动时间等。 内航海运 内航海运的货运量有较大增长,吨单位的年均增长率为 %,吨千米年均增长 %,运输分担率吨单位由 %增长至 %,吨千米单位由 %增至 %,,所占份额也比较稳定。 、集装箱船和渡船三种。 专用船。 专用船指按承运货物的特点,对船只构造、搬运设备,保管措施等进行特殊设计的船舶。 这类船只有:矿石专用船、木材专用船、石炭专用船、粮食专用船、汽车专用船等。 集装箱船。 装运海上集装箱货物直接送货到门。 集装箱船可以把海上和陆路连结起来组成复合一贯联运,可以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汽车轮渡。 汽车轮渡船是指连同司机、汽车和车上的货物一起装运的船只。 载运旅客 13 名以上的为旅客轮渡,不足 13 名的为货物轮渡。 优点: ①长距离运输,运费低廉。 ②原材料可以散装上船。 ③适用于重物和大批量运输。 ④节能。 不足之处: ①运输速度比较 慢。 ②港口设施需要高额费用。 ③搬运费用偏高。 ④运输时间难以保证准确。 ⑤易受天气影响。 内航海运存在仓位过剩,现代化迟缓,不能很好地进行散装运输,港口设施不足以及缺乏劳动力等问题。 然而,内航海运具有大批量、低费用、长距离的优势,从日本周围环海、国土细长的地理条件,以及环保问题等角度考虑,将来内航海运必将受到重视。 航空运输 航空运量吨单位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吨千米单位年平 均增长率为 14%,与其它运输机具相比高出很多。 这一增长率,我们可以看出空运事业增长的迅猛,其最大原因是货物的装卸已经由散装改为单元货运系统的集装箱运输,提高了效率。 然而从承运率看,吨基数由 %到 %,吨千米基数由 %,由此看来承运率的增长是微乎其微的。 、客货混载和运输机三种 客机将旅客的随身行李放在飞机的下部,余地用来装运一般货物。 客货混载机则将客舱的一部分用作货舱,适合用于运送地区性货物。 运输机把飞机上部和下部均作为舱,一般上部装运工业 化货物下部装运散货。 : 优点: ①运送速度快。 ②适用于运费承担能力大的商品和需要中、长距离运输的商品。 ③包装简单。 ④破损少。 ⑤安全。 不足之处: ①运费偏高。 ②受重量限制。 ③地区不能离机场太远。 空运虽然运费较高,但从总成本考虑,有它的经济、便捷之处。 由于日元升值,输入增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高级化、信息化,空运的作用将日益增大。 有关运输的基本用语知识(根据日本工业规格) 3001 运输 transportation 指用汽车、船舶、飞机、火车等运输手段,将货物由一处运往另一处。 3002 货物聚集 pick up 发货人将货物运往发送地的物流据点。 3003 配送 delivery 将货物由物流据点运出交给收货人。 3004 卡车货运站 truck terminal 为卸装货物,能同时停留两辆以下营业用载重汽车的设 施。 3005 集装箱中转站 contai terminal 集装箱海上运输和陆路运输或铁路运输与卡车运输转换站占设施。 3006 站台 platform 铁路货车或载重汽车装卸货物的处所。 3007 货物集装箱 freight container 以使运输物品单元化为目的的运输容器,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运输手段,具有所需要的强度,可以反复使用。 1001 物流 physical distribution 指将物资由供应者向需要者作物理性移动的过程,一般由运输、保管、搬运、包装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传递等活动构成。 1002 物流据点 指铁路货车车站、载重汽车货运站、流通中心、仓库、货场等物流中间地点的设施。 1013 复合一贯运输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指某一物品单元,不再拆装或组合即可由铁路车辆、卡车、船舶及飞机等不同的运输机具相互组合而直接送达的运输活动,亦称协同 运输。 1014 协同配送 指为提高物流效率,几个企业一起进行配送。 1015 冷冻链系统 cold chain system 在低温条件下保持生鲜、冷冻食品质量的同时,使之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流通的机制。 1017 装载效率 load efficiency 提运输机具实际装载货物部分的容积和容许装载货物的容积之比,即有效容积和实际容积之比。 第五章 保管 在物流系统中,保管和运输是同等重要的构成要素。 我们在前边说过,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时间间隔,产生时间功效的是保管。 例如我们吃的稻米是在秋天收获的,但要在全年食用,为均衡地消费就把集中生产的东西,保存在仓库里进行时间上的调整,这种仓库保管就是为集中生产、平均消费进行着时间上的调整。 另如冷却器、冷却剂等产品,多在暑期消费,如果只在夏季生产,那么消费量少的时候,许多生产设备势必闲置。 我们采用适当规模的生产设备,暑期前即增加生产将产品保存在仓库里以备夏日之需。 这种仓库保管也是对平均生产集中消费进行的时间调整。 保管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生产与消费之间有时间 差,保管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供应和需求之间进行时间调整。 此外,生产或收获的产品,产出多少就销售多少,不进行保管,价格必然暴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也需要把产品保管在仓库里。 可见保管在提高时间功效的同时还有调整价格的功能。 因此,我们说保管具有以调整供需为目的的调整时间和调整价格的双重功能。 保管已由从储存着眼的被动观点变为从流通着眼的主动观点 以前我们把保管看作是一种储存,最近对于库存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过去把仓库叫做 储存仓库 ,也就是把夏天生产出来的产品存放到冬天,或是把秋天收获的农产品存放到下 一个收获季节,并进行质量的管理。 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曾经历过经济高度增长的大批量生产、大批量销售的时代,进入稳定增长时代之后,由于需求方式出现了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改变,生产方式也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 物流也由少品种大批量物流进入多品种、少批量或多批次、小批量时代,仓库功能从重视保管效率逐渐变为重视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发货和配送作业。 流通仓库作为物流服务的据点,在流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将不再以储存保管为其主要目的。 流通仓库包括拣选、配货、检验、分类等作业并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 批次、小批量等收货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 保管为一种静止的状态,也可以说是时速为零的运输 前面我们说过,保管产生时间效益,但从物流角度看,这是因为库存功能的观念由储存转为流通而产生的。 换句话说,这种表达是随保管的概念由储藏仓库变为流通仓库,库存也由储藏库存变为流通库存而产生的。 可以说 仓库 现在已演变为流动仓库了。 保管目的 首先应明确物流系统中保管的目的。 ( 1) 发挥物流服务中据点和前线的作用。 ( 2) 发挥生产(购入)与销售的综合功能。 ( 3) 发挥生产(购入)与销售的缓冲功能。 ( 4) 发挥运输与配送顺利衔接的润滑功能。 ( 5) 发挥集货、分类、检验、理货的处所功能。 综上所述,仓库可分为以配送为重点的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库,以存放为重点的存储仓库,以及两个目的兼而有之的物流中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