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序文件、管理规定、工作规程的一般格式为: 1 目的 简要地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即描述为什么要制定此程序或规程)。 2 适用范围 此程序或规程适用于哪些范围的活动。 3 职责(可选) 规定负责实施该项程序或规程的部门或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包括哪个部门协调配合)。 4 相关文件 (可选) 执行 本文件时,有部分约定的来源文件。 5 定义(可选) 程 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LS / 版本状态: A/0 页 码: 4 /7 公司范围内对该术语含义的约定。 6 工作程序 /规范要求(选其一) 工作程序:根据 ISO900120xx 标准,一步一步地列出开展此项活动的具体步骤。 规范要求:开展此项活动的各项要求。 7 记录 此项活动形成的报告、记录及表格等。 文件的编写和审批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品质保证部组织编写、修订,管理者代表组织 评审,总经理批准发布; 管理规定、工作规程与表单记录由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写、修订,品质 保证部组织评审,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外来文件由行政综合部负责编码登记,由总经理根据其适用性在《收文处理专用纸》中批 示 后发放; 各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首次发布及修订情况由品质保证部记录在每次批准发布前填写《文件状态页》上,并由品质保证部保存。 文件标识和编码 公司使用的质量体系文件通常必须有:授权人员的批准签名、明确的标题(名称)、文件编号、版本、页码、发放编号及生效日期等;受控文件必须加盖蓝色“受控文件”印章,并发放编号,但用于留存归档正本(原稿)上不需要盖章。 对文件的有效性不作进一步控制而发出的文件则加盖“非受控文件”印章; 每份受控文件 注有不同发放编号,便于追溯; 受控文件不得擅自复印,复印的文件应视为非受控文件,一经发现由品质保证部没收并加以销毁。 文件的发放 质量体系文件由品质保证部负责登记、发放,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发放。 以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能得到适用 程 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LS / 版本状态: A/0 页 码: 5 /7 文件的有关版本; 文件领用者应在《文件发放登记表》上签名,才可领取注有发放编号和加盖“受控文件”印章的文件; 公开文件(如管理公约、收费标准等)其受控方式如工作规程文件,但。程序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审核范围; C.审核频次和方法; D.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及要求。 4. 4审核准备 4. 4. 1成立审核组 内部审核程序 文件编号: BF/ 页码: 3 管理者代表在审核前十天任命审核组长及审核员组成审核组。 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必须经过内审员培训,并具有内审 员资格证书且被审核部门和工作无直接责任和关系的人员。 4. 4. 2审核范围 A.常规审核的范围为所有体系部门和要素;
B.是否符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C.在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可能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 D.产生环境影 响类型: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水、电等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噪声污染;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E.相关方的要求 4. 1. 2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评审与确定。
一年进行一次定期评审。 4. 2. 2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或几种情况时进行例外管理评审; A.与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重大变化时; B.当本公 司环境管理体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C.发生重大环境事故或连续发生环境投诉事件时; D.当总经理认为必要时。 4. 3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 4. 3. 1管理者代表在评审前组织有关部门收集如下信息: A.本年度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
4. 1. 3环境培训记录; 4. 1. 4环境监测记录; 4. 1. 5运行控制记录; 4. 1. 6紧急事件及应急响应记录; 4. 1. 7不符合情况纠正记录; 4. 1. 8测量记录; 4. 1. 9内外部审核记录; 4. 1. 10管理评审记录; 4. 1. 11 运行控制结果记录; 4. 1. 12环境文件 记录; 具体见《环境记录清单》 4. 2环境记录的要求 4. 2. 1
严重的环境危害。 4. 2. 2轻微不符合项的构成情况 A.对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素或体系文件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问题; B.对保证所审核区域的体系有效性而言是个次要的问题。 4. 3对发现的不符合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的方法 进行纠正处理: 4. 3. 1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BF/ 页码: 3
监测 参见《污水管理程序》中 4. 3;当责任人员发现监测结果有某一项轻微或偶尔超标时,应及时通报行政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问题严重时及时上报管理者代表; 4. 1. 3废气监测按《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程序》执行; 4. 1. 4噪声的监测 A.生产部配合国家环 保部门按年度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行政部。 B.行政部根据《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确定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