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菜用枸杞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关于菜用枸杞的栽培技术 、园地与品种的选择:园地选择:枸杞耐瘠薄、耐盐碱、耐旱力强,适栽性广,各种土壤类型均能建园。 但作为菜用栽培,主要是收获持嫩性好的茎叶部分,且要求有较高的产量(3000),因此,建园要求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地块。 果园间作或土壤瘠薄地建园,要采取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一般要求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或猪粪 4 吨。 另外用菜园地建园时,最好要与前茬为茄科的作物错开,以减少同科病虫的转主危害。 品种选择:从适地适栽的生态角度上要尽量选择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一般本地的野生品种类型最好,或从气候相似的区域直接引种已驯化好的菜用品种。 从菜用的品质上要求生长势旺的品种,芽的持嫩性好,产量高。 不宜到北方产区引进果用品种或购买北方产区用种子繁育的实生苗。 二、栽培模式:常用的栽培模式主要是:密植高产栽培方式与果园间作方式最为常见。 其中密植式又分露地密植与保护地密植。 密植栽培密度为 15株行距,每亩栽苗 2 万株左右,保护地栽培的密度还可以加大,可采用小棚栽培或大棚栽培,一般在 12 月中旬至 2 月上旬开始盖棚升温,上市面上期比露地提前半个到一个月以上,最早可在春节淡季期采芽上市,上市越早,售价越高,效益越好。 一般露地栽培,当年就可采芽,年采芽 8,每亩产量在 3000上,按目前市价产值大约在 8000。 果园间作:主要是在果树栽植带的两边,以条幅式多行栽植,密度为 20亩栽苗 6000,当年间作产量可达 800,次年产量可达 1500外每年还可在 6 月份和 12 月份收一季压青的绿肥或将茎叶晒干作为动物饲料用,冬季茎干的修剪物晒干后可作为果园的冬施基肥的回填物。 三、栽植时期与方法:栽植时期:在我省及长江以南的地区,最好选择 9份进行秋植建园,秋栽有于根系当年恢复,有利于提早采芽,提高效益。 栽植方法:苗木栽植时应将主根短截,侧根、须根适当修剪,对苗木主干留10截,可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栽植深度可将根颈埋入土中 1利于促发根颈部位的不定芽萌发,形成采摘带,提高早期的产量。 四、采摘与上市:在武汉地区,枸杞在 2 月中旬开始萌动,3 月上旬可采摘第一批芽菜,以后隔半月左右便可采收一次,随着气温升高采摘周期缩短至 7中在 4 月中旬至 5 月下旬,生长最快。 春季产量占全年产量的 60%以上。 早春采摘的长度为茎梢上部 10嫩茎或嫩芽叶,到 6 月份后,进入夏伏期,生长开始减缓,芽梢变细,且多为二次梢,采摘长度为 10体以手感持嫩为度,采摘要分批及时进行。 五、修剪技术:枸杞粗枝干及根颈处的皮层厚,易萌生徒长性的枝芽,这些基生枝肥硕,持嫩度好,是优质上等的芽菜,因此,每次采摘后要及时对主干枝进行下压回缩至根颈上 5部位,有利于促发基生芽的萌发,增加优质芽菜的产量。 修剪时要注意,在生长期不宜一次性剪完,以保障根系生长的叶面光合养分的供给,可采间隔或错落式回缩,基本上保证采摘面在 20可。 进入 7 月份,要全园放梢生长,有利于枸杞植株安全越夏。 8 月下旬,可对全园进行一次露骨平剪,以便促发秋季芽菜的生长。 修剪后的枝叶晒干可用作饲料或直接作为果园的绿肥用。 至 12份落叶时,再作一次重修剪,修剪后的枝条,晒干后作为果园冬季施基肥的有机填充物。 六、肥水管理:苗木栽植半月后便可成活,开始萌芽抽梢,这时即可淡施肥水,半月左右再施用一次氮肥,亩施尿素 5磷铵 10 10月中下旬落叶前重施一次有机肥料,亩施饼肥 300猪粪 2000磷肥 40为基肥。 春季萌芽前半月,亩施尿素 10芽。 每次采摘后,均要及时松土,并追肥,亩施磷铵或尿素 5视天气情况进行园间灌水。 平时园间除草和中耕时要及时对根部进行培土,以促发根部不定芽的发生,产生肥嫩的基生梢。 7伏旱期,要及时灌水抗旱。 七、病虫害的防治:菜用枸杞最常见的害虫有蚜虫、瘿螨、负泥虫,病害主要是炭疽病,一般发生较轻。 枸杞负泥虫:又叫十点叶甲,属叶甲科。 成虫和幼虫啃食叶片成缺刻,有时将嫩叶甚至全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50%辛硫磷乳剂 1000 倍液喷雾喷洒地面,杀死成虫20%杀灭菊酯2000或 杀死 3000 倍液喷雾用 40%乐果 1000 倍或 90%敌百虫500稀释液喷洒。 枸杞瘿螨:是枸杞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螨类害虫,以口针刺吸危害枸杞叶片与嫩枝为主,刺激受害部位的细胞增生,形成泡状瘤瘿,螨在瘤瘿内寄生、繁殖和危害。 严重影响到叶用的品质与商品外观。 防治方法:春季萌芽前是防治最适期,可采用 45硫磺胶悬剂 300 倍稀释液或用 3石硫合剂清园消毒,还可兼治其它螨类秋冬季全园大清剪时将危害严重的枝条清出园外集中烧毁虫害发生期用 40%乐果 1000 倍稀释液喷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