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林套种旱半夏效益好内容摘要:

果林套种旱半夏效益好 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近两三年来,农村果园和林地的面积明显增加。 目前大多果林已绿树成荫,由于树木行间光照不足,套种常规农作物会出现生长不良,产量低,效益不佳的问题。 如何利用果林行间空地来增加套种效益是当前不少农户最关心的问题。 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认为,如果在果林中套种中药材旱半夏,经济效益可以明显增加。 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草本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中药材。 近两年来,国内相关制药企业逐步加大了以旱半夏为主要原料的止咳化痰中成药饮片、剂、露的生产量,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据对药市调查,自 2006 年秋季以来,旱半夏商品走畅价升,由于货源不足,后市供求将会出现较大缺口,因此,发展生产潜力大。 旱半夏最适合果林套种,因为它喜荫蔽环境,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时植株容易发生倒苗(苗枯黄萎缩),导致块茎停止生长,而炎热的夏季果林叶茂,正是旱半夏植株生长旺盛期的天然保护伞,为块茎正常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旱半夏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适合套种的药材地和果林有吴茱萸、枳壳、栀子、厚朴、杜仲、黄柏、辛夷、银杏等木本药材及柑橘、脐橙、桃、梨、枣、苹果、葡萄等果树。 根据我地农户生产情况,每 667 平方米(1 亩)的果林中套种旱半夏可获得收入 4000 元左右,与套种常规农作物相比效益增加 35 倍。 季 24 月为播种期。 播前将地翻耕 1 次(注意翻耕时应与树木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伤及树根),结合翻耕每 667 平方米果林施入磷肥 100 千克、复合肥 30 千克作底肥,然后整平耙细,在地上与树行并排开浅沟,沟距1518 厘米,沟宽 68 厘米,然后按株距 10 厘米左右在每条沟内排列块茎,块茎芽头向上,栽后盖土,以不见块茎为宜。 半夏块茎栽种后一两天内应及时喷施 50%乙草胺乳油,可抑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生长。 在植株生长期,如果杂草较多,可用稳杀特或 8%高效盖草能除草剂防除。 于旱半夏行距较密,不便在播后追肥,因此,应施足底肥。 在苗高20 厘米时,每 667 平方米可用 10 千克尿素对水 1000 千克(或稀薄人畜粪水)泼浇于土表。 种旱半夏的地块病虫害较少,有时会发生叶斑病和病毒病,可分别用 11120 的波尔多液和 65%代森锌 500 倍液防治。 半夏播种后 67 个月便可采挖。 当茎叶枯萎变黄后,选晴天小心挖起块茎,抖去泥沙,放入筐内。 拿回后将鲜块茎按大小分开,直径在 1 厘米以下的可留作种,用湿细沙混合贮藏保管。 直径在 1 厘米以上的块茎去皮晒干即成商品。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